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評論員 胡志勇)近日,涵蓋亞洲、大洋洲、歐洲、拉美、非洲五大洲的50個亞投行創始成員國代表在北京正式簽署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該《協定》的簽訂標誌著醞釀近兩年的亞投行實現了從一個概念變成實體的歷史性轉變,表明中國所倡導的亞投行已正式“起航”,亞投行的設立有助於中國構建一個全球嶄新的金融新秩序,同時也向全世界表明中國在國際經濟和金融領域將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因此,亞投行的正式運行,標誌著作為一個新興大國的中國崛起進程正在加快。亞投行有利於形成全球化的金融貿易體系。
根據協商,亞投行的法定資本定為1000億美元,中國成為最大的出資國,在目前各國共認繳981.514億美元股本中,中國以297.804億美元排在第一位,占30%以上,中國在重大事項上享有事實上的一票否決權,標誌著中國掌握了國際金融新秩序中的“話語權”,中國可以更好地利用本國充裕的資金與技術優勢在國際金融領域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因此,亞投行的設立將向世界證明中國有能力成為一個領導大國,有善意向世界提供公共品。有助於中國撼動美國的金融霸權,進一步增強中國在全球金融領域的話語權與影響力。
眾所周知,“二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通過建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兩大全球性金融機構迅速控制了世界的金融話語權,壟斷了全球金融秩序長達半個多世紀。長期以來,美國通過實際“控制”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兩大全球金融機構,完全掌握了國際金融領域的話語權與支配力量。這兩大金融機構在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時通常都附加極其苛刻的政治條件。但是,中國首創的亞投行是一個完全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新型金融機構,其主要目標和任務就是為亞洲基礎設施的建設融資,幫助提升亞洲地區基礎設施水平,充分體現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履行國際責任和對地區發展的擔當。而且,中國首創亞投行可以打破西方國家長期壟斷國際金融機構的局面,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提供積極的金融支持,真正發揮好金融機構的作用。通過亞投行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計劃,中國可以更好地向廣大亞洲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幫助這些落後的國家和地區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實現商品與人員的互聯互通。而且,亞投行的運行有利於提升人民幣的流通性和國際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