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日電(評論員 胡志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充分體現了人類利益共同體意識、命運共同體意識和責任共同體意識。“一帶一路”倡議正成為深入周邊外交、構建中國與周邊地區命運共同體的“倍增器”。
在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經濟合作的同時,中國的周邊外交堅持以和平發展道路,積極發展與中國周邊國家的新型國家關係,努力開啟全球治理新局,推進全球治理向公正、合理方向邁進。以“親誠惠容”新理念和“正確義利觀”,積極打造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命運共同體”,實現互利共贏,維護中國的核心利益,防止周邊地區衝突擴大,使周邊地區真正成為中國新一輪發展的穩定的外部環境,實現共同發展。具體而言:
在東北亞地區,以東北亞為中國開展“大國外交”的主戰場,積極發展與俄羅斯、日本等國家的關係,努力實現中國在東北亞的主導作用,努力保持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穩定、穩步發展中國與東北亞國家的關係成為十八大以來中國周邊外交的重點。
中國積極統籌國內外資源,並從安全、政治、經濟等三個重要維度,努力推進並落實中國的東北亞外交戰略。進一步穩固並推進中日韓三邊合作機制,以首腦峰會為引領性支撐,帶動各個層面或部門的三邊政治合作機制的發展。努力實現中日韓自貿區建設的歷史突破。擴大“一帶一路”倡議的輻射區,同時可以考慮將日本等域內主要國家包括在內。中國盡可能弱化或消除美國在這一地區內的軍事存在。中國應主導構建東北亞地區安全合作機制。中國應主要承擔維護地區穩定、確保地區安全的關鍵角色,並在適當時機,邀請韓國、日本、朝鮮等域內主要大國共同協商建設東北亞安全合作機制。
而且,中國在對朝問題上應實施更加靈活的政策,以維護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
在東南亞地區,以“一帶一路”之海上絲綢之路為抓手,積極推進與東南亞國家關係,打造利益共同體。積極降低和緩解東盟國家對中國的疑慮與擔憂,積極推動地區合作機制化建設,並增強中國在這些多邊機制中的影響力,主動發展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關係。妥善處理好與東盟部分國家的海洋爭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