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6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在今次“九合一”選舉中,曾經叱吒風雲的親民黨,相對沉寂;就連老是要刷存在感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鮮有“浦頭”,較少進行為子弟兵縣市議員候選人站台的動作。按道理,倘宋楚瑜在“二零二零”大選中仍然不願缺席的話,就應在被視為“二零二零前哨戰”的“九合一”選舉中,傾盡全力,以積累人氣。何況,既然是在理論上,台灣民眾討厭“藍綠惡鬥”,這就為第三勢力政黨提供可以“乘虛而入”的廣闊空間,親民黨就可以大有作為。但似乎是親民黨輕易地放棄了這個極佳的機會。
實際上,從親民黨在今次“九合一”選舉中的佈局看,是頗為消極,有點“意興闌珊,無所作為”的境況。在二十二席地縣市長選舉中,親民黨完全放棄提名參選人的權利及機會。就連名不經傳的“金門高粱黨”和“教科文預算保障e聯盟”,都分別在金門縣提名了參選人洪志恒和汪承樺,而“樹黨”也在連江縣提名了蘇柏豪,曾經與宋楚瑜搭檔參加“總統”大選的“民國黨”主席徐欣瑩,也參加了新竹縣長的選舉,但還算是仍然具有一定實力的親民黨,卻竟然一席縣市長都沒有提名,連可能具有勝選能力的金門縣及連江縣都交了“白卷”,這可以看到,親民黨在縣市長選舉中,是呈現“完全放棄”的態度。
如果說,縣市長選舉的單一應選名額,勝選難度較高,親民黨是吸取在二零一六年的也是單一應選名額的“區域“立委”選舉中全軍盡墨的教訓,而棄選縣市長,是可以理解的話,那麼,縣市議員是複數應選名額選舉,每一個選區都擁有多個應選名額,參選人只要獲得百分之十以上的得票率,就可輕易當選,但似乎親民黨也是顯得並不積極。實際上,從親民黨公佈的名單看,該黨提名的縣市議員參選人,只有台北市的王小玉、黃珊珊、洪士奇、林國成、陳蓋武、何啟聖、高李茂俊,基本上是每一選區提名一位參選人,頗為保守,而且其中不少是爭取連任者。看來,其參選策略,是“打穩陣仗”,每一個選區提名一位參選人,以有利於集中選票資源,以爭取當選利益的最大化,及希望在台北市議會中,仍然組成黨團。
而在其他縣市的縣市議員選舉,親民黨就更沒有達成每一個選區都安排一名參選人了。比如,在新北市,只是在第三選區(王詠沛)、第四選區(林世棟)、第七選區(薛永華)、第八選區(邱九桁)、第十二選區(陳勝榮),提名了參選人。而在基隆市,也只是在第一選區(徐莉莉)、第二選區(餘宗珮)、第五選區(莊錦田)、第七選區(楊秀玉)提名了參選人。在桃園市,也是呈現“梅花間竹”的態勢,只在第一選區(林國政)、第七選區(賴立竹)、第八選區(莊訓基)提名了參選人,都是以能夠建立黨團為基本目標。而在新竹市,則只是提名了兩名參選人:第ㄧ選區的曹永明和第三選區的熊哲良,即使是兩人都能當選,也未能滿足組成黨團的條件(必須擁有至少三個議席),除非是與無黨籍或其他更小政黨的縣市議員組成聯合黨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