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題: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成就、挑戰與展望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2月號,總第242期,思想者論壇
主 辦: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 中評智庫基金會
督 導:郭偉峰 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長
周建閩 中評智庫基金會執行董事
主持人:林志軍(澳門)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
評論員:林卓華(澳門)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會長
邢志紅(澳門)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副院長
劉成昆(澳門)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
黃明健(澳門)澳門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長
李小勤(澳門)澳門大學新聞傳播系助理教授
劉景松(澳門)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助理教授
王 耀(澳門)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理事
余渭恒(澳門)澳門經濟學會理事
盧樹棟(澳門)民聯智庫副理事長
王 平(香港)中評智庫基金會副執行長
執行人:羅祥喜 中評智庫基金會執行長
郭至君 中評智庫基金會董事會秘書
時 間:2019年第12次(總第354次)
地 點:澳門佛山街51號建業商業中心11樓會議室
開場白:林志軍
今天我們論壇的主題是“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的成就、挑戰與展望”。澳門回歸20年成功實踐“一國兩制”的經驗值得充分肯定、意義非常重大。“一國兩制”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偉大設想,在“一國”主權之下實行“兩制”,歷史上從未有過。20年來,無論從澳門本地民眾,還是從國際社會來看,都認為澳門實踐“一國兩制”是成功的。雖然香港社會近期有些波折,澳門實踐的結果是有目共睹的。希望大家能暢所欲言,圍繞澳門回歸20年“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司法建設對澳門保持繁榮穩定的作用、澳門科技發展的現狀與前景、對澳門未來的期許等議題,講一講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首先請鏡湖護理學院副院長邢志紅發言。
邢志紅:澳門回歸以來醫療方面建樹頗多
我從醫療方面來談一談澳門回歸20年,主要是通過自身經歷和查詢的一些數據,從三方面進行總結回顧。
第一,是20年來在醫療體制建設方面的成就和建樹。2000年,特區政府正式提出醫療改革;2001年,成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2002年,提出“妥善醫療、預防優先”的政策規劃;2003年,提出健康城市的目標;2009年,推出醫療補貼計劃,對永久居民發放醫療劵;2011年,提出《完善醫療系統建設方案》,興建離島醫療綜合體;2013年,成立醫務委員會,首要任務研究《醫療人員專業資格及執業註冊制度》立法;2018年,成立醫學專科學院;2019年,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塑造健康灣區和灣區養老等。
第二,是醫療系統設施的硬件、軟件方面有了很大提升。特區政府開展了擴建與重建工程,例如仁伯爵綜合醫院、公共衛生專科大樓、九澳康復醫院、離島醫療綜合體,急診醫院等,綜合醫院、康復醫院、放療中心都在建設中;此外,擴建、重建衛生中心,更增建5間衛生中心。私立醫院方面,2008年在政府資助下建立了鏡湖醫院專科大樓、C座門診大樓。政府還積極發展智能醫療,例如電子健康記錄互通系統、藥物管理網絡系統等。
第三,醫療人才培養取得一定成就。一方面,特區政府投入資金支持醫療專業人員培訓,自2006年至2014年,全澳門培養專科護士近200名、護理碩士近100名,護士的學歷、專業水平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法》通過,增加了高校學術評審要求,整體提升澳門高等教育的質量;護理學院可以開辦碩士課程,為澳門與大灣區城市合作“開了綠燈”。
關於對澳門未來的期許,我認為政府在醫療方面的投資已經很大,希望未來能積極統籌整合人力資源、財力資源,比如人力資源的分配,無論公立、私立或民間都應該納入長遠規劃。而現在往往在規劃中將私立醫院排除在外,實際上是不健康的,投入很多,收益卻不是很大。
民生方面,澳門從表面上看起來很繁華,實際上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例如交通、住房等。澳門這麼小的城市,資金很充裕,城市建設和改造方面應該下決心花大力。如果法律阻礙了社會進步和發展,那就應該思考進行改變,因為法律是為社會服務的。希望新一屆特區政府在此方面下大力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