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評稱,馬英九的雙十講話,其基本目的,是想開創一個新的歷史視野,講兩岸跳開政權之爭,而走向文化之爭。 |
中評社台北10月15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今年雙十沒有慶祝活動,只有馬英九在中樞發表講話。有人認為,今年沒有慶祝活動,與對岸的十一慶典比起,頗有落寞之感。也有人認為,馬英九通篇講話,提到“中華民國”的次數太少,反而過份強調“台灣精神”。
社評說,我們認為,這些看法都只看到了表面,事實上,馬英九的雙十講話為中華民族開創了一個具有高度的歷史視野。
社評稱,回顧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都是以武力的方式來解決政權的問題。每一次的改朝換代,背後都是血淚悲情,不知有多人犧牲性命,不知有多少家庭黯夜哭泣。甚至是一九四0年代末的國共兩黨之爭,也脫離不了歷史的宿命,近日龍應台女士的“一九四九大江大海”一書中,可以看出悲劇所留下的傷痕,至今猶在。能不能跳出這種歷史宿命,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考驗,也是中華民族進步的關鍵。
社評說,如果兩岸仍然是從政權統一的角度來看問題,那兩岸之間要跳出歷史的宿命,有其困難。大陸雖然高喊“和平統一”、“和平發展”,但仍有反分裂法,有一千多枚飛彈對準台灣。這種競爭格局,基本上依舊是在五千年政權之爭的歷史軌道上行進。
社評稱,馬英九的雙十講話,其基本目的,是想開創一個新的歷史視野,講兩岸跳開政權之爭,而走向文化之爭。馬英九在雙十講話中提到了“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這個概念,並不只是要說明中華文化已在台灣發展出了自己的生命而已,而是要以此來界定兩岸未來競爭的主軸。
什麼是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首先,它的核心還是中華文化,這一點與台獨分子有很大的不同。台獨分子是想要去中國化,因此凡與中國沾上邊的東西,都想要去之而後快。不少大陸觀光客到了台灣以後,都覺得中華文化在台灣不僅保存很好,而且是發揚光大。其次,中華文化在台灣這幾十年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加入了一些的元素,例如民主制度、志工運動、自由多元的生活方式、中產階級的壯大、社會安全網的發展等等,這些在馬英九的講話中都有提到。
社評說,對大多數的台灣住民來說,這個具有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不只是共同的歷史記憶,也是自我認同的核心,所以也是我們感到驕傲的成就。我們從大陸在這幾十年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台灣發展的足跡。換言之,大陸的文化也在演進之中,我們也期待大陸的文化能朝更文明的方向發展。
社評說,從中華民族一分的角度來看,我們不想再看到砲火干戈,我們期望的是兩岸能夠共同追求文化的進步,讓文化來決定政治統合的方向。胡錦濤總書記在胡六點中也曾有這麼一段話:“中華文化在台灣根深葉茂,台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使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以增強民族意識、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這一段話與馬英九的講話有相互呼應之妙,只是大陸當局仍然脫不了政治的色彩。不過,我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化的進步,兩岸一定可以跳脫五千年的歷史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