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經濟日報:目光如豆、懦弱無能 要拖到幾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4 12:22:19  


  中評社台北11月24日電/台灣經濟日報24日社論指出,馬政府上任以來,從人民簞食瓢漿以迎,到今日支持度低到不堪聞問;以馬英九本人自奉清廉、守身如玉,迄今未改,其所以如此,只剩下一個原因,那就是行事瞻前顧後、趑趄遲疑,復欠缺遠大眼光、大開大闔的氣魄,謹小慎微,找不到願景;即使好不容易獲得不錯的點子,既無能力有效執行,更無魄力披荊斬棘,最後又化為泡影,不僅毫無建樹,反令社會大眾一次又一次失望氣餒,而台灣經濟則在推托遲延中,不斷向下沉淪。 

  社論指出,新“內閣”就任,吳院長表現出強烈的企圖心,身先士卒、親近基層,的確一改“劉內閣”的盲點;但所圖甚大,所為則顯然不成比例,因而數月於茲,也只能在譁眾取寵的庶民經濟指標,或是裨益小眾的捷運集合住宅上略有表現,真正為台灣經濟振衰起敝、打開寬廣出路的大有為之舉,則迄無所見。 

  倒是在“吳內閣”手中,正要掐滅馬政府上任以來幾可謂唯一可圈可點,而且一旦成真將使台灣脫胎換骨、士氣大振的壯舉。日前“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去年11月由“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率先提出的“經貿營運特區”主張,將半途而廢,改推與科學工業園區等同的“經貿營運園區”。一年來被“總統府”、“行政院”視為重大財經政策的經貿營運特區,恐將就此胎死腹中。 

  社論指出,“經濟部”所持理由不是似是而非,就是無可奈何,若因此而令“國家”重大財經政策又鑽進死胡同,更將坐實馬政府目光如豆、懦弱無能的抨擊。似是而非的理由是,“經貿營運特區”原規劃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先行試點,目前ECFA既將適用於全台,顯無試點必要。 

  提出此一論點者不是存心推托,就是全然外行。內行人均知,ECFA乃是倒吃甘蔗,一開始簽署時空無一物,除了早期收穫清單外,只有未來預定要談判的各個項目;如果依序進行,中途不致生變,要10年才完成相互免稅等自由貿易的實質內容,而且重點會落在較晚的階段。 

  在此期間之內,自由貿易的利弊得失、對各產業與勞工的可能影響,無從得知。則社會大眾必將疑慮叢生,而依政府向來的行事模式,不到橋頭船不直,我們如何循序漸進、防弊興利,全賴事先設立的試點提供線索;這與ECFA將適用全台,有何牴觸? 

  社論說,至於莫可奈何的部份,則如施部長所言,經長時間規劃,“經貿營運特區”所需要的15%營所稅優惠,“財政部”以財政困難為由始終不肯退讓、外勞薪資與基本工資脫鉤,以及擴增任用比例至40%,則受到“勞委會” 以“失業率攀高”為藉口,大事掣肘,而無奈地改推有如雞肋的“經貿營運園區”。 

  社論說,其實在去年10月金融海嘯爆發之後,我們首先倡議在北、中、南等擇千餘公頃海港腹地設置“經貿營運特區”,尚不在為ECFA做試點,而是著眼於出超被對岸“騰籠換鳥”政策摧毀,斬斷了經濟賴以成長的命脈,又新受金融海嘯衝擊,投資、消費大幅衰退,情勢著實堪慮;因此除了提出振興消費的救急手段,就是盱衡台灣勢將大步走向自由開放的必然趨勢,藉“將新加坡搬來台灣海峽”的發想,提前兌現兩岸自由開放的紅利,以此為誘餌,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內外投資者虹吸至此;政府除了修法、劃定特區,幾不需投入任何公共資金,即可帶來數逾千億的內外投資,將原本荒廢的沿海地帶打造成光芒萬丈的黃金地段。 

  然而新加坡與台灣之不同,除了輕徭薄賦、廣招外勞、其薪資由市場供求決定之外,就是超高的行政效能。 

  社論說,今天馬政府各自為政、各為本位主義而傷害“國家”發展的更大利益,領導中心不知所司何事。台灣還能這樣蹉跎多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