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月28日電/中國時報文章說,馬英九過去三次過境美國,僑界都發生藍綠對抗的場面。這次“久博之旅”意外地祥和,綠營完全沒有抗議活動。
不過,馬英九可別“自我感覺良好”;“一片祥和”,並不是因為統獨已看淡,而是“總統”被看輕。北加州台灣同鄉會會長辛義德的話,根本是從鼻孔跑出來的:“馬英九的支持度只有兩成,不值得特別大規模抗議,我們不想增加他的媒體曝光度。”
《遠見雜誌》最近的民調,馬英九的信任指數再創新低,只有四十一點九;蔡英文則升高至五十二點五。
馬英九聲望如此,最近幾次選舉當然配合反映。意外的是,國民黨接連失利後,檢討原因竟是:馬要當“全民總統”,忽視了泛藍民眾感受,導致藍軍“含淚不投票”。
“yes,I get it.”馬英九似乎聽進去了。檢討“敗因”後,地制法衝突中通過,地方派系與黨中央重修舊好;退輔會計劃重新發放榮民喪葬照護金,黃復興黨部大聲叫好,國民黨重新團結一致,主席振臂向綠營叫陣,藍軍士氣大振。
文章說,目前,民進黨已從扁案陰影中走出來。反馬、反中,使綠營因同仇敵愾而團結,為求勝而棄排藍民調,改採全民調,戰略目標當然是中間選民。
現在的政局頗像四年多前,只是藍、綠攻守之勢相反而已。藍營的聰明人當然看到了危機,所以才會用“他山之石”來丟馬英九;奧巴馬說“我寧可當一任好總統,也不願當兩任平庸的總統”。
從三都變五都、地制法的轉折,都可看出“下屆總統選舉”的斧鑿之痕。拋開選舉算計,政治才能海闊天空。一般人都懂,偏偏政客就是不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