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憑直覺來評斷馬英九的大陸政策 |
中評社╱題:“跳出直覺:由全局來衡量兩岸關係的奧秘” 作者:熊玠(美國),紐約大學終身教授
導言
最近大陸有人在對台問題上(亦即指馬英九在搞“和平分裂”)做了驚人之語,引起一時轟動。究其論點,簡而言之,可說一部分是基於非黑即白的兩分法;另一部分則是出於本位主義(見下)的巢臼。結果把兩岸關係偌大的問題,益發變成無可挽救的零和遊戲。這就是直覺看問題的結果。但其傷害,並不止於此。苟被抓在台灣超級政客手上,用來操縱一般大眾的直覺反彈,形同助其竊取政治資源的武器。更是起了親痛仇快之效果。
本文用意並非要參加無味的辯論,而是想借此機會提出個人一向的看法,指出僅憑直覺看問題之不妥,而必須兼顧全局。但全局是甚麼?須要妥為只定。
要探討此點就必須談方法論。兩岸間今日並非兵戎相見之關係,所以除了借用孫子兵法的智慧以外,還須妥為借重其他理論與學術精華(譬如現代談判學與博弈論)的啟示,方不致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兩岸關係不能以兩分法處理之
兩岸關係之微妙,不能以“非統即獨”之兩分法來瞭解與處理。統、獨儘管是兩軸,但從談判學的眼光來看,它的選項至少有八個:(甲)在統軸上,至少有四個選項:急統、緩統、終統、與現在不作決定;(乙)在獨軸上,亦同樣至少有四個選項:極獨、緩獨、終獨、與現不作決定。基乎同樣道理,在談判學上,開宗明義第一課,即在教學生要記住,談判時除了說“同意”或“不同意”以外,永遠還有“現在不決定”的另一選擇。這在精神上與孫子兵法所說“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的真諦庶幾接近。
大陸的某將軍(因為是對事不對人,故不必動用其名),在他11月21日的演講中,倡言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就是搞“和平分裂”。這位將軍愛國心切以及對統一殷盼之深,值得推崇。但他分析問題,幾乎是僅憑直覺與運用兩分法的途徑,因而達到了他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結論。再則,任何重要人物的公眾談話,都可能因時間的背景而參生未能預期的副作用。這位大陸的將軍如此慷慨激昂的言談,恰是在美國奧巴馬總統訪華後的四天,更是台灣“三合一”選舉前的兩星期。在歐、胡峰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第一,雙方重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第二,在重復“中美三個公報”時,並未提及“台灣關係法”。雖然在歐胡聯合記者會上,奧巴馬口頭上補提了台灣上下關注的“台灣關係法”,可是,儘管如此,在台灣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立刻大作文章。說這表示“台美關係倒退”,立刻要馬英九對此負責。由此可知民進黨的見孔插針,已到走火入魔地步。在大陸的那位將軍發表了他的闊論以後,雖然台灣媒體相當低調處理,但各方博客以及外來華文報導與短評(包括香港與新加坡的媒體),還是充斥全台灣各個角落。到底這個震撼,在兩星期後台灣舉行的選舉起得甚麼影響,因為沒有在投票現場舉行的民調(exit polls),無法確知。但有一點似乎可以肯定,即馬英九的光環已因此而在選前就大打了折扣。民進黨本來就反對馬英九對大陸開放的政策。而今由於大陸那位將軍對馬英九的三不政策毫無保留的攻擊,無形中證明了連大陸都認為馬英九不可信。所以,在台灣甚至造成了原來贊成馬英九大陸政策的人開始信心動搖(譬如有台大的某教授也附和地責罵馬英九在搞“和平反統”;並貶他仰靠美國是“奴才意識”)。而原來本無信心或是反對他的人,那更是跟綠營走了。因此,這個震撼是在繼八、八水災以來各種流年失利的另一個導使馬英九光環益加暗淡的原因。難怪在選舉最後衝刺期間,雖然他九次到宜蘭縣為國民黨候選人呂國華站台,而呂終以“總統牌不靈”飲恨敗選。國民黨也再度丟失了宜蘭縣。依此類推,這恐怕也是藍營選舉成績未如理想的原因之一。(當然,另一個同樣重要讓馬英九光環失色的原因是奧巴馬訪華的後遺症。這兩件事的震撼,不下於八、八水災與馬英九自己的錯誤。)
另外一點,基於現代政治運行的需要,一個政治領袖必須照顧到面對的不同聽眾。而在一個高度競爭選票的制度裡,更是如此。何況在急需外援的台灣,益發如此。馬英九競選時提出的“不統、不獨、不武”政綱,主要是針對三個不同聽眾而來。(一)“不統”是針對台灣一般的選民(意即不“急統”);(二)“不獨”是針對台灣反對台獨的選民(也是他與國民黨自己的信念);(三)“不武”是讓美國放心。要瞭解最後一點,必須知道在陳水扁時代曾經主張“境外作戰”,要將戰場挪開遠離台灣海峽,甚至要炸三峽以攻代守來保衛台灣安全。這樣的戰略無疑要拖美國下水為台灣搞台獨護航。為此,布什總統曾在白宮草坪與溫家寶總理舉行聯合記者招待會時,不惜破口責罵陳水扁為“麻煩製造者”。因此,馬英九的“不武”就是告訴美國人(同時也是知會對岸的大陸)他執政時,絕不採用陳水扁時代的境外作戰詭計。知道了這些,那麼對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還作得出它是在搞“和平分裂”的結論嗎?
身在大陸的那位將軍,沒有親身經歷台灣的政治生態,因而沒有馬英九須要照顧不同聽眾的體會。全憑他個人所經歷的環境來解讀馬英九“不統不獨不武”的用意。難怪會有他那特殊的結論。我以上所說的“本位主義”,正是指這個現象。絕無譭謗之意。如果我們回到以上所說的談判學上的語言,馬英九的“不統不獨”就是表示在統一這個嚴肅問題上,目前暫不作最後決定的意思。這樣說法,由談判學來看,其實暗藏一個謎語。即對方不要迫不及待地逼我做出相反的決定。馬英九要提出暫不做出最後決定的保留,原因是多次的民調顯示大多數的選民都不支持急統。既是台灣今日要靠選票才能做到總統,那麼他只有遵循大多數的民意,別無他途。尤其是在他第一任總統任內,須更加把持民意方向。
兩岸關係不是雙邊而是三邊的博弈關係
雖然在大陸與台灣之間,我們通常說是兩岸關係。但實際上,無論從博弈或談判學的角度來看,俱是一個“三人遊戲”的互動關係。這早自台灣的黨外時期已可見端倪(說穿了,即是有美國人在暗地支持黨外。雖然支持他們只是在台灣搞民主;而非支持他們搞台獨),而自從台灣黨禁取消後民進黨成立以來,更加明朗化。由於民進黨要奪權,因而拼命與國民黨搶奪選民的支持。所以任何風吹草動,民進黨均會趁勢用作抵毀與顛覆國民黨之武器。台灣有民主之名,但它並沒有民主制度必需有的“忠實的反對黨”。民進黨在台灣發動了一個全天候的冷戰。所以,大陸有這麼一位將軍疾言厲色批評馬英九,立刻變成民進黨隨心應手的武器。除了可用來塗黑馬英九以外,還可用來作離間馬政策支持者的口實;更從而作顛覆馬政府的工具。
解放軍這位將軍形容台灣是“淺碟型經濟”。並直直攏統地說出“只要我們把他們的進口和出口一掐斷,他們就沒辦法了”。這更淪為民進黨可用的政治利器。民進黨本來就反對台灣“傾中”,以前只是利用“主權”作為他們反對“一中市場”的理由。現在更找到了實際牽涉台灣人民自身厲害的理由來反對。馬英九苦心積慮要挽救台灣經濟,認為台灣急須與大陸加深經濟合作之層次,乃有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構想。民進黨基於意識形態以及不願依賴大陸,一上來就已明確反對。現今,有大陸將軍的這番話,民進黨更可用它來告誡台商和傾向大陸的其他業主,絕不可靠近大陸,以免給大陸機會“掐死”自己;這樣,就可使這些人堅信不疑而裹足不前了。大陸的這位將軍,講話趁一時之快,顯然沒有想到兩岸關係“三人博弈”的複雜種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