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誰是大陸公共事件裡的“軟柿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3 10:43:03  


日前,在山東濰坊一家超市,一名母親抱著孩子站在貼有優惠活動廣告的聖元奶粉專櫃前。
  中評社香港8月13日電/美國《僑報》8月12日載文《誰是大陸公共事件裡的“軟柿子”?》,文章說,大陸奶粉市場再起波瀾。近日,“聖元奶粉疑致女嬰性早熟”的報道引起廣泛關注。聖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在“致媒體的公開信”中表示,其生產銷售的產品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違規物質的行為。同時,聖元已委托律師,準備對最先刊播此事的兩家媒體提起上訴。

  這是一個令人糾結的邏輯:企業產品懷疑出事了,危機公關的主旋律不是想著如何拿出鐵的證據為質量洗冤,而是報復性地將大棒砸向揭露真相的媒體——這就是“以質量為生命、以消費者健康為使命”的企業責任?

  電影《蜘蛛俠》裡有句名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對企業來說,責任是貨幣化的商品,是必須為消費者提供的質量與服務,還包括企業的胸襟和情懷。中國奶業已經在“三鹿癲狂”的驚悚中透支了太多公信,為企業計、為行業計,當事品牌應能理解公眾的敏感與多疑。既然有“前科”,就當以更真誠的姿勢重拾公眾的信任,而不是動輒得咎、睚眦必報——何況,真相還是一個問號。

  幾天前,筆者就留心了刊播這一新聞的媒體:照片在奶粉處打了馬賽克,叙述中沒有渲染某個品牌的惡意,更沒有私下結論,只是就事論事。

  即便如此,媒體還是難逃被當事品牌“起訴”的命運。法理上的事情自有法律去闡釋,但就情理來說,“起訴”卻是企業最下等的公關之策:一方面,媒體是社會公器,應在公共事件中陳述了公意,尤其是權益性事件,媒體的質疑也是公眾的質疑,企業的“起訴”姿態很容易傳遞給民眾“惡人先告狀”、欲蓋彌彰的錯覺;另一方面,時下公眾最關心的是“奶粉裡到底有沒有激素、有多少激素”,而不是媒體報道有多大的疏忽。企業放著公眾的焦點疑問避而不答,卻與媒體交惡,既喪失了重樹公信的良機,也加大了坊間的質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