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5日,韓國首爾,韓國政府在光化門廣場舉行“光複65周年慶祝儀式”。
|
中評社北京8月23日電/8月15日,日本二戰投降65周年紀念日。韓國光化門在首都首爾揭牌,由此掀開了韓國光復65周年紀念活動的序幕。
光化門是韓國人心目中的“國門”,經歷了多次戰亂,一次遷移,兩度被毀,三度重建。時隔84年,這道被稱為“韓國人心頭傷口”的大門重見天日,令老一輩的韓國民眾唏噓不已。
那麼,光化門背後究竟有哪些故事,又背負了什麼樣的韓國歷史?
總統帶領民眾高呼“萬歲”
15日上午,韓國“故宮”——景福宮的正門光化門完成為期45個月的修復工程,正式向普通市民開放。15萬慕名而來的韓國市民把光化門擠得水洩不通。
上午9時20分開始,身著白色傳統服飾的韓國總統李明博主持了光化門的揭牌儀式。根據主持人的示意,李明博按下控制按鈕。這時,覆蓋在光化門匾額上的遮蓋物被氣球吊著升空,遒勁有力的三個黑色中文書寫大字——“光化門”正式面世。
“我們如今看見光化門又一次伫立在這裡,”李明博當天在光化門廣場發表講話時說,“光化門曾經被封鎖,被忽略,我們的民族精神也一度幾近窒息,但我們從未停止為民族獨立而努力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