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2月8日電/第7次陳江會今年上半年可望召開,預料除第6次陳江會未能簽署的投資保障協議,在各界關注壓力下較有機會簽署外,被認為“比較簡單”的爭端解決,則是另一個可能簽署的協議。
中央社報導,第6次江陳會去年底順利落幕,在“先易後難”原則下,兩岸談判似乎已經進入“難”的階段,也因此讓“牽涉範圍太廣,需要更長時間討論”的投資保障協議,無法一如原先排定的時程,在第6次江陳會簽署,雙方同意希望能在第7次江陳會簽署。
此外,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和中國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也同意,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要談判簽署的貨品貿易、服務貿易和爭端解決3項協議,也同時在今年啟動談判。
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說,只要其中一項議題能達成共識,就能排入第7次江陳會簽署。
事實上,兩岸要就投資保障課題達成共識,並順利簽署協議,已非易事。
根據兩會在第6次江陳會後記者會上說明,這項協議內容還包括投資和投資人定義、投資待遇、投資便利、徵收、損害賠償與損失補償和代位轉移等多項問題尚未達成共識,仍需雙方更多智慧來協調解決,預料可能要花不少時間進行磋商。
另外,在貨品貿易上,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指出,貨品貿易涉及5700多項開放清單,有太多項目需要“討價還價”,而且包括“我們要什麼”、“對方要什麼”,都需要相關單位進行規劃,難度會比較高。
至於在服務貿易部份,參與兩岸協商的官員說,對岸因為在服務業項目上對外來投資設限門檻較高,要對方讓步,也需要更大的努力;但在台灣方面,也可能會碰到對岸希望開放律師、會計師、醫師等大陸白領專業人士的開放問題,雙方都需要進一步思考和磋商。
只有爭端解決,江丙坤認為,“主要是文字問題,比較簡單”,被視為是第7次江陳會較可能排入簽署的協議。
但參與兩岸協商的人士說,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經合會)也被大家視為應該很容易達成共識對外宣布的課題,但仍從期待去年年底前成立拖到今年初才成立,因此兩岸間的協商,必須謹慎以對,沒辦法太過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