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7日電/“如果孫中山先生知道了,他會哭的。”近日,武漢市將投入200多億人民幣籌備慶典,用以迎接辛亥革命100週年的消息引起爭議。
新華社報道,此前,天津51億人民幣打造“英式風情區”、南京1950萬人民幣回遷孫中山銅像等工程……中國一些地方大手筆打造文化工程的舉動觸動民眾神經。有網友呼籲:“人民尚未富裕,同志勿亂花錢”,就算花錢也要花得讓納稅人心裡有個明白賬。
對於200多億元的慶典費用,武漢市長阮成發是這樣解釋的:100多億元用於打造辛亥革命百年標誌性紀念景區,另外100多億元則將建設相關城市基礎設施。
“歷史是用心來銘記的,花這麼多錢有燒錢的感覺,反而使文化變了味。”武漢籍在校大學生古越新說。
也有市民表示理解。“200億投資肯定是一個系統工程,既是為慶典,同時也包括改善城市面貌、出行條件等一系列配套項目。但最好能把投資比重調整一下,加大用於公共事業方面的比重。”武漢市民陳思源說。
上海學者高國希認為,各地爭相打造文化工程的實質是希望通過文化這張“牌”將本地炒熱,從而帶動旅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位於長江之濱的小城張家港,就是這一思路的成功實踐者。自2004年以來,該市連續6年舉辦以長江為主題的書畫攝影展、文藝表演、研討會等系列文化藝術活動,累計花費6000萬元人民幣,成功打響“長江文化”品牌。
“這張牌不僅促進了長江文化的保護與發展,推動了本地文化建設,在經濟效益方面,項目的實施還積累了城市文明的無形資產,優化了本地投資環境。”張家港市委副書記梁一波說。
在天津,泰安道“英式風情區”建設將於3月正式啟動,該區域佔地16.29公頃,計劃投資51億元,目的是打造一個以英式建築風格為主的旅遊商務風情街區。而在南京,曾因地鐵一號線建設遷移的孫中山先生銅像回歸工程公開招標價高達1950萬元,高額費用當然不只用於銅像的回歸,而是要建一個大型廣場,費用涉及廣場打造、景觀改造等。
“通過文化帶動旅遊,最終拉動地方經濟增長,政府的初衷是好的,但美好的初衷需要合理的公眾程序。”高國希說,有關近期幾起文化工程的爭議反映了民眾對政府投入公開透明的迫切期待。
2009年9月,預算約2000萬元人民幣的上海閩行“水上巴士”項目因兩場民眾意見徵詢會“一次六成支持、一次六成反對”的結果,推遲試水時間表。該區負責人對此表示,“政府項目,還得市民說了算。”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高汝熹認為,無論質疑還是支持,公眾關注的焦點都是希望政府投資可以用在刀刃上,不要鋪張浪費。
早在2003年,中央就曾對有關慶典活動發過通知,要求堅決杜絕鋪張浪費、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慶典活動。受金融危機影響經濟面臨極大困難的去年,中央再次就政府經費支出進行規範,要求從2009年到2011年3年內,削減行政開支,過三年“緊日子”。
復旦大學副教授邵曉瑩認為,對於利國利民的政府投入,在注意節約成本的基礎上應予以支持,同時需要一些程序上的保障。譬如,工程在立項之初應召開聽證會,或者以其他公開的形式徵求民眾意見,並及時將項目預算和花銷清單公佈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