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6月21日電/經濟日報今天社論指出,在20國集團(G20)領袖會議即將登場的前一周,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再次於非市場交易時間的周末,宣布將“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並於昨天以“答問”方式,透過12個問題雕出人民幣彈性化的形體及方向,但實際內涵未明,因為與2005年7月21日推出的匯率改革相較,這次匯改的時空環境已大不相同;後續將是一系列政治、經濟因素的交互作用,因而也將需要更細膩的操作,全球金融市場短期恐震盪難免,但經濟再平衡之路已由此推進。
依據人行公布的內容,這次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重點有三,即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繼續按照已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進行動態管理。與五年前那次匯改相較,前二項是一致的,第三項的浮動區間由0.3%放大為0.5%(之前即已放寬);但最大的不同是人行在昨日“答問”中明言,人民幣不會做一次性重估,而前次的匯改是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次升值2%啟動。甚且,人行更強調,人民幣匯率將是雙向浮動,亦即有升亦有貶,而且對匯率的管理將由人民幣兌美元的雙邊匯率,走向多邊匯率。
從時空環境而言,相似的場景是兩次匯改都是在金融危機穩定之後展開,前次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這次是金融海嘯;兩次都是放棄釘住美元,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不同的是,2005年之前的人民幣原就是釘住美元的,但這次卻是修正金融海嘯時的匯率政策,重回2005年的匯改基調;另一大不同是,2005年中國經濟規模是全球第五大,今年則可能超越德國成為第二大,國內生產毛額(GDP)更翻了一倍多,去年還成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意謂中國在全球經濟的地位上升了、貿易夥伴變多了、國際關係也更複雜了,因而人民幣匯率參考的一籃子貨幣數量、項目、權重都會調整,並因政治、經濟夥伴關切的利益不同,甚至相互衝突,也讓居於其間的北京擁有更多可運用的籌碼。
因此,這次匯改是否代表人民幣即將啟動升值走勢,目前市場是有些雜音的;部分學者即認為,這次是人民幣“市場化改革”,而非“升值的改革”;尤其,目前中國大陸的最大貿易夥伴是歐洲,在歐元對美元大幅貶值下,之前釘住美元的人民幣已經升值一成以上,已讓大陸出口承壓,而歐元的重貶或才是觸動人民幣放棄釘住美元的導火線;因此,若人民幣對美元也升值,將形成雙重升值,大陸經濟不一定吃得消;若再參考美、日、歐、東協等國一籃子貨幣的匯率水準,人民幣可能還會反向貶值。
這些不同的解讀,正是促成市場交易的基礎,也是人行所盤算的及必須要預防的;但從人行昨天“答問”字里行間透露的訊息,人民幣匯率短期或有震盪,但長期仍是看升的。例如人行在解釋匯改效益時,即明言浮動匯率可靈活調節內外部價比,減少貿易不平衡和經濟對出口的過度依賴,並有利抑制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沬;在防範可能衝擊時,則強調要採漸進方式,為企業結構調整留出相應的時間,及加強短期投機資本的監測和管理,顯示人行已認知人民幣升值的必要性,並為此做好準備。
人民幣匯率短期波動的風險,只是名目匯率間的套利博弈,這也是正常的市場預期心理實現過程;但人民幣的合理匯率水準,仍須回歸到全球各大經濟體的復甦步伐、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及大陸經濟結構再調整效益等基本面因素而定,如無意外,應是以升值為基調;這也正是全球經濟為實現持久復甦所追求的再平衡所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