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大機遇香港青年需做好准備 |
中評社╱題:未來幾年的大機遇--香港再出發之二 作者:劉迺強(香港),全國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本刊學術顧問
如何為香港社會恢復希望和活力
一個社會的希望和活力基礎,是它能否為它的市民提供發展的機會。今天香港的青年普遍抱怨,他們再沒有上輩發展的空間。一個全球第二大,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中,最受政策眷顧的國際級服務中心城市,竟然沒有發展空間!?這在外人看來,是絕對難以想像的事情。事實卻偏偏是這樣。
我們試從一個本科畢業生的角度看看:他屬於香港人口中一成左右的精英,工作不難找,但超過三分之二的工作都是推銷各種服務,保險、金融、房產、電訊等等,收入大概一萬元左右,只稍高於最低工資。要是住在父母家中,每月收入足夠於償還大概十萬元教育貸款之後,有少許剩餘,可以娛樂、旅遊等。如果要獨立生活,租一個十米左右的“房”,也要數千元,生活就已經拮据。要住一個獨立單位,完全是奢望,更不說要買房子了。此外,推銷是沒有累積的工作,他的上司只比他大幾歲,升職和較大幅加薪的可能性甚微。加上通脹調整等因素,十年之後的月薪多半不到兩萬元。
要創業,香港GDP的93%是服務業,已經沒有工業了,已不像以往那樣,一台手動注塑機便可起家成首富。今天創業主要就是開一家小店,全年無休,收入於交租之後,最多也只比打工好少許,但到一兩年租約期滿,業主會大幅加租,很可能連打工都不如。港人創業意欲奇低,這是最重要的原因。香港人人都為業主打工,最後為大地產商打工,再加上他們巧取豪奪,壟斷了稍為好景的行業,所以大地產商這麼犯眾怒。從宏觀的角度看,地產商壟斷和騎劫了香港整個經濟,握殺了社會的希望和活力。
那麼北上如何?不說你不知,原來在中學畢業生之間,還有接近一半沒有回鄉證,從未跨過深圳河的。我最近出席一個大學生交流前的講座,發覺在座竟然有超過一成沒有到過內地。沒有錯,每年都有各團體組織近十萬次學生與內地交流,當中有些學生一年交流好幾次,年年如是,但也有些從未交流過。
中國大陸對不少香港青年來說,是一個邪惡的地方。從老師口中,他們覺得反對派所渲染,距離事實甚遠;天安門廣場學生據指被坦克輾扁的“六四”事件,最能代表專制不仁、貪汙腐敗、警匪橫行、食物不安全的中國,也最能使他們自覺幸運和有尊嚴。他們對內地這負面的印象,天天在媒體的新聞報導和分析評論中不斷被證實和強化,大都敬而遠之,一些連旅行也不大選擇內地。要北上找工作,就算連這些都不管,他們第一個考慮,就是那兩三千元的月薪,連還貸都不夠,根本不是一個選項。
事實上,對國情如此無知,自身一無所長,還充滿傲慢與偏見的香港青年,我要是內地老闆,也不會考慮僱用他們。至於北上創業,他們更是連門也找不著。這樣下來,內地的經濟發展,越來越與香港的青年無關,香港慢慢成了一個困籠,青年更從小養成了一種“圍城”心態,劃地為牢,甚至抗拒融合,自命清高,不求發展。
到了今天,對某些青年人來說,他們的希望就是中國行西方的普選民主,並且模糊的認為,只要中國實行民主,經濟就會像香港那樣自由,他們會如魚得水,從中得益。一些青年不但抗拒一切與內地有關的事物,更阿Q地認為要在香港施壓,積極改變中國,與美英對華的態度暗合。這種唐詰柯德式的壯志和悲情,於一些中學教師以通識和國民教育的名義推動之下,正在香港青年中間快速蔓延中,明顯的改變了每年幾次習慣性大型遊行集會的構成,和政治討論的生態,更可能沖擊未來幾次選舉的結果,改變權力的板塊。
很明顯,這是心理嚴重不平衡的病態表癥,但是病源如上分析,要扭轉過來,回復希望和活力,改變絕不容易。
小小一個香港,竟然孵化了多個世界級的富豪,他們許多至今事業重心仍未跨越香港之外,與一眾中小企業爭利,從其本身利益出發,非要把香港的希望蒸發,活力耗光不可。我們更不可忽視這些富可敵國的強豪在北京的遊說能力。中央不少人認為香港要實行“真正的資本主義”,保障“一國兩制”中資本主義這一制度,等同保護幾個大資本家的利益。而回歸十四年來,地產商在香港的巧取豪奪,有增無減。“官商勾結”的指責,早已矛頭直指中央了。
我重覆指出了多次,在三十多年前,“十年浩劫”的“文革”剛結束,香港佔了國家GDP的八分之一,外匯收入的九成,鄧小平害怕資本家撤資,要“投資者放心”,是絕對合理的。今天香港GDP只佔國家的二十五分之一,中國資本過剩,要“走出去”投資;加上西方經濟不景,香港資本家撒賴要撤資,能撤到哪裡?過去的客觀條件已經不再存在,便不應死跟這過了時的老黃曆,需要壓抑已經衍化為惡性腫瘤的房地產利益,更多的支持中小企業,反而更能擴闊香港的經濟基礎,為青年提供更多數量和更多樣化的就業機會,更能維護香港實行的資本主義,維持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繁榮和穩定。
這裡絕對沒有要求打擊富豪。客觀形勢是,他們在香港已經再難以繼續巧取豪奪,難以有長足的發展,弄得不好,很可能會吃眼前虧;中央不如鼓勵他們北上發展,廣闊天地,更加大有作為,是雙贏之局。事實上,少數較有遠見的財團如恆隆,早已把重頭放在內地,不但業績良佳,在香港社會中更表現得十分灑脫。“退一步,海闊天空。”財團在香港稍為後退,讓出空間給大批中小企,以香港人的傳統作風,希望和活力很快便會重新浮現,這是必要條件。
面對大機遇香港青年需做好準備
從2009年開始,《珠三角規劃綱要》、《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到今年的《十二五規劃》,在CEPA的基礎之上,已經構建了一個龐大的平台,只待今年八月初,高鐵系統通到深圳北(龍華),再通到褔田,如無意外,2015年直通到西九龍。香港這七百萬井底之蛙會突然發覺已被升至井面,地緣的流動性大增,他們的視野也突然擴闊,一場天翻地覆的社會變遷便會快速開展,讓香港全面融入有六千萬人口的珠三角經濟區中。這裡是全國最具消費能力的市場、行業遠比香港多元化,港人只要有真本領,自然有可大展拳腳的空間。這是香港恢復希望和活力的足夠條件。
可以預期,未來幾年香港市民會面對另一個大機遇期。對內地較少傲慢與偏見,願意努力瞭解國情,學好普通話,投入國家發展,民族復興洪流的,將會發現於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祖國山河大地上,有著無限的發展機會;即便局限於說粵語的珠三角,也會忙不過來。至於執迷不悟,堅持其自大與自卑的扭曲心態,想推翻現政府,詛咒中國崩潰的,到時只會更加怨氣沖天。只是這些長期帶著有色眼鏡,自我邊緣化的人,會越來越是少數,最後自絕於香港和中國發展的主流。
上述壓抑財團利益,騰出發展空間,為青年人融入祖國發展做好準備,這必要條件,特區和中央政府在未來幾年的關鍵時刻有無可取代的角色。至於珠三角經濟區融合,港深同城化這足夠條件如何掌握,則端靠青年各自的修為。大機遇來到面前都無力掌握的話,怨不了誰,大概只能埋怨今天的反對派教師們誤人子弟。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1年8月號,總第16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