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行逆勢升息讓各界感到意外及震撼,也對升息背後的考量因素產生諸多揣測。
|
中評社台北10月20日電/大陸人民銀行昨晚突然宣布升息1碼,這是繼本月11日採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上調六家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後,所採取全面性的緊縮貨幣政策。在人民幣面對強大升值壓力之際,尤其人行行長周小川不久前還表示大陸近期內不會升息,又適逢中共17屆五中全會甫結束的敏感時刻,人行逆勢升息讓各界感到意外及震撼,也對升息背後的考量因素產生諸多揣測。
台灣經濟日報社論指出,從近來大陸金融情勢發展研判,人行升息應是出於以下幾點考量:第一,抑制投機泡沫。美國聯準會、歐洲央行及日本銀行等採行量化寬鬆政策,讓游資充斥金融市場,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愈來愈多的熱錢湧入大陸,9月大陸新增外匯存底近人民幣2,900億元,扣除貿易順差及直接外人投資(FDI)的外匯收入,估計流入熱錢達人民幣1,200億元,較8月增加逾一倍。熱錢不斷湧入,不僅大幅升高資產泡沫化風險,也加劇通貨膨脹的壓力,近日大陸外匯管理局頒布六大禁令防止熱錢流入,此時再升息,對打擊投機行為具有強烈的宣示作用。
第二,抑制通貨膨脹。大陸7、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皆突破3%,原本認為是去年基期較低,但9月物價情勢仍然嚴峻,外界預期近期將公布的第三季CPI年增率可能飆至3.9%,而大陸一般民眾的感受,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更超過官方的統計數字,對民生的衝擊愈來愈大。再者,由於物價年增率已超過銀行存款利率1個百分點,實質負利率不僅影響廣大存款人的權益,更加劇各種投機活動,導致金融失序。人行面對日益嚴峻的物價情勢及負利率問題,升息的必要性當然愈來愈高。
第三,加強抑制房地產投機。大陸為抑制房地價不理性上漲,在4月中旬頒布所謂“新國十條”,被視為歷來最嚴厲的房市調控措施。但“新國十條”仍無法有效壓低房價,大陸70個大中城市8月房價較去年同期上漲9.3%,其中高價住屋上漲15.1%、普通住屋上漲12.5%,造成民怨沸騰。9月底相關部門又推出五項打房新措施,但因大量熱錢加速湧入,加以外資透過各種管道助長炒作,一般預料管制措施的效果有限。面對房市泡沫化危機及高漲的民怨,人行藉升息強化打擊房市投機的力道,恐是不得不爾的選擇。
在美國、日本持續加大量化寬鬆規模的國際情勢下,人行以升息宣示對抗通膨及抑制資產泡沫的決心,其成效如何尚難評估;但相對上,升息勢必擴大吸引熱錢的流入,讓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更為沈重。利率政策與匯率政策原本就難以兼顧,大陸總理溫家寶及周小川均先後公開表態不會讓人民幣大幅升值,但在人行升息後,大陸匯率政策是否會被迫調整,更是眾所關切的焦點。
雖然人民幣尚不能自由兌換,在大陸境外交易規模有限,人行對人民幣匯率具有絕對的控制力量;但是,熱錢的防堵往往防不勝防,升息後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會更強烈,更多炒匯及投機熱錢的湧入恐難以避免。因此,研判人行可能會祭出更嚴厲的防堵熱錢措施;若效果不彰,人行可以加大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或加快人民幣升值速度,提早達到設定的升值目標,這也是釜底抽薪之計。
人行升息對國際金融情勢也會造成連串的效應,對亞洲股匯市的短期衝擊很難避免;亞洲各國貨幣包括新台幣升值壓力會更大,股市震盪加大也在預料之中。不過,人行此舉對國際貨幣戰爭應有降溫作用,在美、歐等工業國家未能確切掌握人行下一步行動之前,可能會暫緩對人民幣升值施壓,這也是大陸此時升息的可能正面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