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央行調查顯示,內地居民消費意欲創十二年來新低 |
中評社香港3月17日電/中國人民銀行昨日發表調查報告顯示,內地居民對未來物價上漲預期減弱,但認為目前房價過高,對調控效果不樂觀;收入預期仍不理想,消費意願更是降至九九年調查以來的最低值。摩根大通昨日發布報告指出,內地政府調控地產、抑制通脹及防止經濟過熱風險的綜合政策舉措,已開始對實體經濟產生某些效果。
大公網報道,中國人民銀行昨日發布“2011年第一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該報告是該行在全國50個城市對2萬戶城鎮儲戶進行問卷調查後形成的。報告顯示,居民對物價滿意度較上年末有所緩和,當期物價滿意指數升至17.3%。66.9%的居民認為物價“高,難以接受”,較上季降7個百分點;31.6%的居民認為物價“可以接受”,較上季升6.9個百分點。
對房價調控表示悲觀
報告同時顯示,居民對未來物價上漲預期減弱,未來物價預期指數降至72.8%,較上季下降8.9個百分點。其中,預測下季物價上漲的居民比例為47.1%,較上季度減少14.3個百分點。此外,雖然居民收入以及就業感受指數都明顯向好,但居民未來收入預期指數與上季基本持平,居民對未來收入預期仍顯謹慎。
調查還發現,在當前物價高漲的情況下,只有14.2%的居民傾向於“更多消費”,出現了近十多年來的低潮。有85.8%的城鎮居民傾向於儲蓄,包括投資債券、股票、基金等的變相儲蓄及儲蓄存款。而在各主要投資方式中,選擇“房地產投資”的居民達25.1%,雖然比上季減少1個百分點,但“房地產”仍是居民投資首選;其次為基金和股票。
然而,對於當前房價水平,有74.4%的居民認為“過高,難以接受”,而且對調控後房價走勢,大部分居民表示悲觀。近20%的居民認為房價會下跌,另有33%的居民預測房價將“保持穩定”,30%持“上升”預期。
高盛經濟學家宋宇和喬虹認為,二月份內地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環比增長動能減弱,表明經濟逐漸降溫,實屬好消息。摩根大通也表示,近來發布的一系列數據表明,之前對於更廣泛範圍的短期經濟過熱風險的擔憂應有所緩解。
輸入型通脹將更嚴峻
對於接下來三個月的CPI走勢,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同比漲幅或許會比二月份有所回落。不過,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昨日發表的報告都持不同看法,認為內地通脹壓力仍較大,前者預計三月份CPI漲幅將增高至5.1%,後者認為會達到5.3%。
摩根大通預計,CPI將在今年中期之前一路高企,貨幣政策正常化流程將繼續推進,包括再上調2次存款準備金率及再加息2次;人民幣將進一步升值,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預期為6.3。報告並指出,相關政策舉措將大多集中在上半年出現。
報告稱,進入下半年,隨著綜合CPI通貨膨脹開始逐步放緩,受有利的比較基數效應影響及各種宏觀政策成效初顯,不確定性及市場對政策緊縮的擔憂可能將開始緩解。
另據央行發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企業家問卷調查”顯示,原材料購進價格預期指數則較上季回落0.5個百分點至75.4,但仍位居近三年以來的較高歷史水平。對此,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王慶預計,由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快速上漲,預計內地輸入型通脹將更嚴峻。摩根大通也稱,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依舊是內地通脹前景面臨的主要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