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逸儒:國共雙方似都有意將國共論壇轉型成為著名講壇、論壇,希望將來參與者更有代表性、有深入性、有透明度,內容更為豐富,有更多的參與者。 |
中評社台北12月26日電(作者 蔡逸儒)12月20-21日在上海舉行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大陸方面是由中共中央台辦所屬海峽交流研究中心出面,台灣方面則由國民黨所屬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擔綱。其實這就是外界一般所通稱的國共論壇,但是兩岸的執政黨基於各方考慮,所以改採這個中性的經貿文化論壇名義舉行,其中意涵值得大家深思。
有關這次國共論壇的相關內容,海內外媒体迭有報導。其中有的關注於中國大陸對台先後釋放的利多消息,有的專注於與會雙方專家學者討論的具体內容,可異的是,部分台灣媒体則是專就大陸對待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現任主席吳伯雄的規格加以討論,分析連、吳兩人有無心結,彼此較勁之事。看來有些人小鞋穿多了,對心理健康是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
經濟、貿易並非部分與會法政學者專長,但透過參與這次經貿論壇,大家恍然發現,除了政治之外,兩岸之間的經貿關係所牽涉到的層面之多,事情的複雜難解程度超乎也大家的想像之外。和政治疑難之不易解決比較起來,經貿困難也同樣不惶多讓。所以充其量而言,12月15日的兩岸大三通、直航,只能說是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過程中重要的一步罷了。
將來雙方還有太多必須嚴肅討論、談判的課題。從兩岸金融、保險、服務業的合作到產品的標準化、規格化,從兩岸的貨幣監理政策、清算機制到經濟交流的制度化安排,從兩岸雙向投資保障到兩岸如何採取具体金融合作措施,以對抗全球金融危機,從動植物產品檢疫到人員往來的便捷化,從共同打擊犯罪到避免雙重課稅等等。其中許多問題是法政學者過去很少深入思考過的。
會中,北京數度釋放善意與利多消息,但台灣特別關切的金融、保險問題未見具体承諾,這恐怕因為部分事涉WTO規範問題,北京或有難處,兩岸將來還得談判。至於中國大陸的具体承諾的利多,最後如何充分落實也仍然有待觀察。會中有人主張,先行建立廣泛規範,但也有人贊成分行業別先行進行細部討論,然後再往廣泛協議發展,不過未有定論。另外,會中也有學者主張兩岸應考慮建立自由貿易區,CECA可為兩岸共同市場前身,然後逐步走向兩岸自由貿易區等等。
除此而外,國共雙方似都有意將國共論壇轉型成為著名講壇、論壇,希望將來參與者更有代表性、有深入性、有透明度,內容更為豐富,有更多的參與者。國共兩黨與會人士都強調,此一論壇將不會代替政府或兩會,顯見有意降低不必要的朝野猜忌。最後,由連戰榮譽主席會中表現、發言內容及提早離去看來,渠似有交棒、傳承之意。
整体看來,若說這次會議成果豐碩並不為過,將來如何落實,並且成為政府的具体政策,這將有待進一步的追蹤考核。
對於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的擴大與深化,大家應該可以抱持比較樂觀的態度來加以期待。(作者 蔡逸儒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研究所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