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7月27日電/台灣蘋果日報今天社論說,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並不令人驚訝,但始終讓人好奇的是,他的目的何在?以前馬曾反對“總統”兼黨主席,現在違背過去的想法,不惜予人失信食言的話柄,必有其極高的戰略目標。那麼目標是什麼?
正反兩面 待馬抉擇
從正面看,目標應該有4項:一,整合黨政平台,以收一條鞭的效果,增加行政效能。二,改革黨內風氣與制度,以提名候選人為支點改革為人詬病已久的地方派系與黑金勢力。三,把“立法院”的黨團“立委”盡收囊中,以壓制對抗改革的“立委”。四,徹底解決黨產問題。
社論說,設想這4項目標,是站在與人為善的立場,從正面推論馬的目的是改革黨政和“立院”。但是,也有不少人採負面推測與陰謀理論,認為馬兼黨主席是為了:一,集大權於一身,以遂行其獨裁權力。二,把手伸進地方政治與“立法院”,讓“立法院”成為馬的御用工具,失去制衡監督行政當局的功能。三,以黨主席身分方便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面,以便更快達成統一,甚至企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社論謂,如果馬兼任黨主席的目標是前者,我們將對他豎起大拇指,並願意支持他連任;但如果不事改革,因循苟且,對改革處處妥協讓步,逃避體制的監督;或藉由黨政一體集中權力,壓縮人民的自由空間,使民主倒退,那麼我們無法不反對馬2012年追求連任的企圖,而且也給反對黨良機號召人民重回街頭抗爭。
馬兼黨主席有上述正反兩個面向,從台灣民主深化的判準來看,馬兼黨主席對民主有多大的貢獻或傷害,這些都將由歷史來審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