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歸咎“大環境”只是卸責的藉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8 09:25:16  


  中評社台北12月8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的社論說,不論各界選擇多少角度去評論剛結束的縣市長投票結果,有一項基本的事實或許是任誰都不會否認的:這次選舉結果顯示,國民黨執政氣勢正面臨更嚴酷的考驗,而相對的民進黨則正逐漸走出谷底。簡單的說,選民用選票,向國民黨傳遞了若干警告,也給了民進黨若干鼓勵,這意味國民黨還不至於慘到要懷憂喪志的地步,民進黨也還稱不上可以從此歡欣鼓舞,畢竟,這只是期中測驗,真正的大考,還在後頭呢! 

  社論說,正如同馬英九自己都坦承,包括他本人及國民黨都需要“再檢討”。重點是,檢討什麼?不要再提什麼“大環境不佳”的空泛語言,也別再陷入“提名策略不當”的技術細節,選輸的人永遠不該找理由替自己辯護,輸了就是輸了,如果願意承認“我們的確做不好”,那就還必須找出“究竟那裡做不好”,對不對?如果選後的檢討,只是責求輔選單位開個會,寫篇“後見之明”的檢討報告,接下來還是一切照舊,那麼也只能說,選民所給的警告,還不夠有讓人痛的效果。 

  社論說,對民意走向敏感的人都清楚,永遠不能低估地方選舉所透露的訊息。打開近十數年的台灣選舉史,每四年一度的縣市長選舉,很微妙經常扮演著領先指標的角色。一九九七年的縣市長選舉,民進黨以在野之身,幾乎席捲了全台主要縣市長席次,讓執政的國民黨難堪地退守到後山的花東與外島,那次選舉結果也預告了二○○○年首度的政黨輪替;二○○五年的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同樣以在野之身,讓北台灣與中台灣全面綠地變藍天,“中央執政”的民進黨則退守到南台七縣市,那次選舉結果也同樣預告了二○○八年的二度政黨輪替。換言之,我們縱然不必迷信歷史會有什麼規律,但最起碼歷史提供了清楚的教訓:台灣的選民永遠不會刻意善待藍綠任何一個政黨! 

  我們當然知道,馬英九乃至執政團隊過去一年確實做得很辛苦,也確實很想把事情做好,但政治治理這檔事,從來不是“只問耕耘”的事業,它永遠都要在乎人民感受。沒錯,過去一年多的執政運勢確實不佳,全球原料飆漲所帶起的通貨膨漲、全球金融風暴所釀成的景氣衰退、乃至全球氣候變遷所造成的風災與水患等,都讓台灣接續受到空前的重創,這些因素或許就是馬英九所謂的“大環境”,但請千萬別低估選民的智慧,全球的領袖過去一年多誰沒遭逢“大環境”的挑戰?不少國家還不是挺了過來,許多領袖也照樣贏得民意的肯定,講白一點,歸咎“大環境”只是卸責的藉口。馬英九最該深自警惕的應該是:何以才一年多一點,昔日超高的人氣光環,竟然褪色得這麼快?連黨內違紀的同志都認為他“好欺負”! 

  其實,早從今年八八水災後馬英九聲望全面崩跌以來,已經透露了馬政府的決策模式出現了很大問題,若干早該積極推動的政策,一再因為懼怕民意反彈而處處綁手綁腳;而若干預期爭議頗高的政策,卻又一再閉門決策,拒絕甚至根本忽略與民意對話,結果不僅政策論述舞台被在野黨全面篡奪,連最起碼的政策辯護能力都逐步喪失。以這次選戰中被在野黨一再炒作的美國牛肉進口為例,執政黨明明知道根本擋不住美國的壓力,也明明知道基層民意肯定會反彈,韓國先前鮮活的例證已擺在那裡,怎麼還是一切任其朝最壞的劇本上演?這麼重大的決策,就讓“國安”單位幾個人閉門操盤,不僅事前未做任何黨政協調,行政團隊相關部門也全在狀況外,更不必提什麼與民意做好先期溝通了,這種封閉的決策與治理模式,會陷入全面挨打的境地,豈不是全在預料中?許多論者過去批評馬政府“傲慢”、“自我感覺良好”云云,這不就是個現成的例證? 

  社論說,或許馬政府還真該慶幸,這次的選舉結果,只是傷到皮肉,尚未深及筋骨,基本上還算是可控制範圍內的挫敗,選民只是用選票傳達了警告,但還預留了不少調整與再修正的空間,但機會也只有這一次了,下一回請真的記住:不可能再有任何閃躲與僥倖的空間了。


    相關專題: 台灣縣市長選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