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月6日電/從上周台“立法院”僅達成修法禁止部分美國牛肉產品進口的共識,美國貿易代表署與農業部在第一份聯合聲明中,指責台灣“片面毀約” (a unilateral abrogation of a bilateral agreement )”,到完成修法後,美國在最新的聲明僅使用“違反 (violate) 協定”等用詞判斷,美台之間的牛肉爭議,已暫時跨過了最難關。
聯合晚報文章分析指出,儘管離“輕舟已過萬重山”的程度還太遠,但新的聲明已令人感受到,美國已不再像過去一周,是一座台灣無法捉摸何時會爆發的火山。
從“立法院”院會另外通過的附帶決議內容,與馬英九在修法後的談話來看,“立法院”在牛肉議題上的表現可圈可點,對內替行政部門密室談判的嚴重缺失收拾殘局,對外也彰顯美國稱台灣為“民主燈塔”,絕非浪得虛名。
相較行政部門在十多個月的美牛談判中,完全視“國會”與民意如無物的態度,“立法院”雖祭出修法,對死抱菁英主義與牧民心態的馬政府略施薄懲,但還是把自己視為政府的一體,願意與馬政府“共同承擔”。
文章說,“立法院”對內並未意氣用事,連帶骨牛肉一併封殺,對外也可以向美國表明,台“國會”必要時可以制衡行政部門,必要時也可以一致對外。這是民主政治的實踐,美國不會陌生。
因此,台灣違約固然引起美國不快,但雙方還是能找到空間,透過後續的協商化解。美國的最新聲明把調子稍微放軟,未進一步譴責或威脅台灣,就是一項正面的發展。而百分之二遭禁的牛肉產品,與百分之九十八可進口牛肉的實質利益相比,相信美國自會權衡輕重。光憑這一點,馬政府就要衷心感謝“立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