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8月30日電/中國時報分析文章說,離台灣年底“五都選舉”投票日愈來愈近,國民黨與民進黨開始進入“短兵相接”的階段。所謂“短兵相接”,包括造謠抹黑、分化離間、媒體置入、以及開始透過裡鄰宗親社團等組織展開全方位的動員、固樁與搶樁等。
表面看來,藍綠戰況似乎相當激烈,“五都選情”也隨著相關議題延燒;不過,只要稍微抽離“五都選舉”的戰場,從台灣所面臨的整體內外形勢、五都具有的“都會化”性格與台灣特有的“族群認同”脈絡來看,整體而言,11月27日投票的“五都選情”可用八個字形容:塵埃四起、大勢底定。
所謂“塵埃四起”,指的是藍綠的口水戰,將隨著選情熱化而日益升高,從過往的經驗顯示,從現在開始到投票日,相互的造謠抹黑、真真假假的事件與議題操作,尤其是媒體鋪天蓋地的置入廣告,手法上也將更加激進而晦黯。
其次,所謂“大勢底定”,指的是上述的種種手段,基本上都無關大局。以目前藍綠選情推估,“五都選舉”只剩下國民黨籍胡志強市長主政的“大台中市”尚有一搏機會,其餘四都(大高雄市、大台南市、台北市、新北市),遍插“綠旗”的情勢已日趨明朗。
換句話說,由於在中央主政的國民黨拿不出具體政績、也缺乏讓選民“感動”的力量,反而不斷斥巨資在媒體上大搞包裝政績與廣告輔選,可說是一種純然的浪費與無用;原因很簡單,經過這麼多年的選戰歷練,對於選舉廣告,台灣選民已愈來愈鈍化,尤其對於花費人民血汗錢在媒體操作置入輔選,也越來越反感。
實上,上述“藍消綠長”的現象,並不是在“五都選舉”中才出現。早從馬英九上任“總統”後開始,二年多來國民黨每戰皆敗即已顯現端倪,除非馬英九能以“奇蹟”翻轉,否則上述“五都選舉”的大勢只不過是順應國民黨每況愈下的政治趨勢之合理推測。
問題是:何以如此?
對馬英九、國民黨執政的失望,當然是最根本的原因。換言之,今日藍軍“五都選舉”情勢岌岌可危的主因,問題並不在藍軍所提名人選是否失當,而是馬英九政府的“執政失敗”,讓選民愈來愈遠離國民黨;可嘆的是,馬英九已成藍軍“票房毒藥”而不自知,甚至國民黨還有意把馬英九打造成“總統”牌”,意圖在選戰最後出手以挽救選情。
可以預期的是,當國民黨最後打出馬英九“總統”牌”,或把馬英九與藍軍選將綁在一起時,“五都選舉”的勝負之勢只會更加惡化而不會出現“奇蹟”般的翻轉。
古有明訓,“將帥無能,累死三軍”,而如果將帥剛愎自用、加上用人近親繁殖、自我感覺良好,則由這種將帥領軍打仗,小則兵敗如山倒,大則請鬼拿藥單、全軍盡墨;也因此,指國民黨籍的現任台北市長郝龍斌深陷“新生高花價爭議”的政治泥淖,其實是霧里看花、愈看愈花,因為把表相當成實質。
可以這麼說,“五都選舉”是台灣2012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馬英九能否繼續代表藍軍爭取連任,“五都選舉”是關鍵戰役;尤其是,“五都選舉”中的“首都之戰”-台北市,更是藍綠必爭之地,誰能搶下台北市,距2012年入主“總統府”只是一步之遙。
馬英九確有“不能輸”的壓力。問題是,光有“不能輸”的壓力顯然還不夠,尤其更不能靠砸錢搞媒體置入行銷或用“治國周記”這些表面、華而不實的東西治國;面對台灣日益嚴重的內政問題如貧富差距、治安敗壞、司法沉淪等,馬英九得重拾“最高道德標準”,以行動展現具體的改革政績。
文章說,果只靠“兩岸關係”這一招半式走江湖,馬英九遲早要輸掉整個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