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馬“三階段論”清晰 以時間換空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1 10:37:50  


馬英九的三階段論,能否真的發揮戰略高度,將台海荊棘之路化為林蔭大道?
  中評社台北9月1日電/歷經兩年多執政的折衝調整,馬英九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首度在國際外交和歷史演變的縱深下,提出罕見清晰的大陸政策“三階段”論述。馬上任後在兩岸大幅急轉彎,雖大打“開放VS.鎖國”牌,卻難以釐清外界疑慮;昨天這個三階段藍圖,馬英九正式宣告,將讓台灣“機會最大化”,在維持現狀的最多八年任期時間內,爭取台灣未來可能的空間。 

  中國時報特稿指出,九○年代,面對中國勢力崛起,美國從中解放軍事擴張而生的“威脅論”覺醒;廿年後,中國已成世界市場,但全球對“機會論”和“威脅論”兩派辯證仍難有定論。台灣側身中國境外,既無法加入亞洲區域同盟,又陷於戰爭歷史情結,從李登輝到陳水扁,為政者不但苦思“獲取機會、防堵威脅”,如何“以小事大”的路線,更總成台灣選舉關鍵。 

  眼見東協結盟底定,馬英九的第一階段論,是大幅開放兩岸政策。台灣的兩岸基調,從扁時代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驟變為“海陸空大交流”,民眾確實難以適從。在強大的ECFA批判聲中,馬英九拋出“和平紅利”的概念,台海之間若空有和平卻不繁榮,和平也只是假像;因此,創造最大機會,壓低威脅風險,讓台商有更彈性的經濟工具,讓台灣賺得到世界的錢,是馬英九不得迴避的執政責任。 

  馬英九第二階段論重申“不統不獨不武”,把他八年任期內的台灣,定位在一個外在風險最低的“維持現狀”框架中:既然沒有統一時間表,一可安撫民心,也提醒對岸“吃緊弄破碗”;保證沒有法理台獨,降低外在國際隱憂;不武下的和平也絕非軍備競賽,買武器只是保家衛國的“汰舊換新”。 

  儘管重申不統不獨不武,但攤開“陸委會”民調,馬英九深知,才短短兩年,認為兩岸“跑太快”的民調,在他上台後首度超過認為“跑太慢”者。面對ECFA明年初登場,選擇此時拋出“穩健前進、不必再快”的宣示,唯有留待時間沉澱政策,才能累積民眾的“有感”,也避免激化五都選情。 

  馬英九第三階段論源自“不信中華智慧比不上歐洲”,台海爭議無解,他只好採“時間換空間”,能搶八年是八年,讓台海深度交流,進而對中國造成影響。一五○萬陸客來台,馬英九看到的不只是消費統計,而是驚呼“國民黨政府撤遷來台至今,最大規模的兩岸交流!”陸生來台唸書,馬英九期待的則是陸生未來回大陸的“台歸派”影響力。 

  馬英九的三階段論,能否真的發揮戰略高度,將台海荊棘之路化為林蔭大道?連他自己也不敢講大話,但保證是目前最好的方法了;主打民進黨“鎖國”邊緣的馬政府,終於揭開兩岸開放的清晰藍圖,就待民意驗證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