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9月18日電/聯合報刊文指出,眼見花博案頻頻挨打,馬英九終於撂下“花博輸了,台灣也輸了”的重話,看得出台北市選情艱困迫使主帥出手。馬英九更罕見地祭出台灣意識當催票劑,刻意形塑花博的高度與光榮感,背後仍有戰略意涵。
五都選舉被視為馬政府期中考,穩住北市更是“搶三”最重要一塊拼圖,當綠營追打花博議題,花風暴已衝擊首都選情,套句輔選高層所言:“若被打成弊案,北市就很難翻身!”
府院黨發動一波搶救計劃,從郝市府人事改組、成立花博監督小組,都從“防弊”角度出發;黨中央也從鞏固組織戰,包括透過綿密組織動員、穩住藍軍基本盤。但市府、黨部仍未跳出花博泥淖。
馬細數當年爭取花博艱辛,有意把花博與台灣人驕傲連結,透過情感訴求激發投票意願,花博就如同世運、聽奧,有著超越藍綠政黨的利益,這就是台灣價值。弦外之音就是要把花博效應最大化,辦好花博替台灣加分,才有未來承辦各項大型博覽會本錢,贏得北市選舉則是“附加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