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馬宋會由“我心未死”效應發酵促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13 11:34:26  


宋楚瑜和馬英九。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4月13日電/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日前宣佈發起“我心未死”運動,並舉行“藍綠之外,台灣需不需要第三個‘總統’候選人?”記者會,宣稱希望能徵集十萬人連署,以影響二○一二年“總統”和“立委”選舉,甚至不排除將會推出代表“第三勢力”的候選人參加“總統”選舉。這個活動尚未正式開展,其政治效應就已發酵蔓延,一直對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不滿也不屑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突然主動提出要與宋楚瑜會面,商討國親兩黨在“立委”和“總統”選舉中的合作,可能就是要抗衡“我心再起”政治效應的防禦戰略。

  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富權的文章指出,實際上,施明德所發起的“我心未死”,尤其是“藍綠之外,台灣需不需要第三個‘總統’候選人?”的提問,雖然閃爍含糊,但已給馬英九很大的壓力。其一、“我心未死”的說法,及其網站文章提到“二零零八年國民黨的馬先生班師回朝,一個‘八八水災’又把台灣人民驚醒了”,而運動的發言人楊憲宏也表示“沒有含淚投票這回事”,擺明是把目標對準了馬英九及國民黨執政。雖然施明德也提到了蔡英文、蘇貞昌、許信良,但“陪綁”的用意甚強,並非是主要目標,因為能令到施明德等人對施政狀況不滿意的,只有掌握執政資源的國民黨,而非在野的民進黨人。

  其二、施明德使用“我心未死”,來彰顯很多台灣人對政治失望灰心甚至死心,第二次“政黨輪替”並未能真正建立讓台灣百姓滿意的政權。而且,“我心未死”頗有對應“百萬人倒扁”之意,亦即把馬英九與貪腐的陳水扁相提並論。這就是“倒馬”的輿論先行,先把馬英九在輿論上抹黑。但由於馬英九只是能力不行,並沒有明顯的觸法及道德缺失,如發動類似“紅衫軍”的街頭活動的正當性並不足,因而就只能是通過選舉的合法途徑,換掉馬英九。

  其三、施明德宣稱要徵集十萬人簽署,其用意無非是兩個:一是施明德籍此先行試探水溫,看看能否徵集十萬人的連署,以偵測是否有足夠的民意支持獨立於國民黨和民進黨之外的“第三勢力”參選“二零一二”;二是倘答案是樂觀的話,他就會考慮動員他人甚至自己親自披掛上陣參選“二零一二”。 

  為何是徵集十萬人連署?因為根據《“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規定,不是由政黨提名的“總統”參選人,必須有選民總額的百分之一點五的選民連署提名,這個數目大約是二十六萬左右。而施明德當年發動“倒扁紅衫軍”時,曾徵集到一百萬人的捐款。因此,今次如能徵集到十萬人連署,就證明他“寶刀仍未老”,而且隨時能加碼一倍多湊夠參選“總統”所需的連署人數。儘管“倒扁”與參選“總統”的性質和訴求有所不同,當年的“倒扁”是人神共憤,屬於公共利益議題,較能做到“振臂一呼,萬人響應”;而參選“總統”,除開是由政黨提名者外,個人參選者總是帶有明顯的個人名利追求,就只能是以一句“我心未死”,來打動部份“對馬英九已死心,對蔡英文不放心”選民的心,從而填補這個真空。

  因此,“我心未死”是一個相當聰明的設計。一方面,突出了對馬英九執政團隊的不滿,及部分民眾的死心、灰心;另一方面,卻又凸顯了施明德的“並未死心”,只有他才能打破目前的僵局,才是比馬英九、蔡英文更有理念,且具有反省能力的第三個“總統”候選人。這就像許信良參加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迫使蔡英文和蘇貞昌必須拿出明確的參選政綱,決不能含混過去那樣,馬英九與民進黨的蔡英文或蘇貞昌之間,也必須要有一個“第三人”,對二人之間的以意識形態為主的選戰進行衝擊,使到這次“總統”選舉是一個拼理念、拼管治能力的選戰,而不是拼意識形態、拼政治利益的選舉。這種壓力,顯然是對當政的馬英九更大一些。

  因此,儘管施明德所指的第三人,並未明確定說明就是他本人,但多數人都認為他是“挪火為自己煮食”。這是因為,在被他點名的“第三人”中,包括了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媒體人陳文茜,音樂人羅大佑等,但從種種跡象看,林義雄雖然對蔡英文有意見,但基於他不會“分薄民進黨候選人選票”的政治利益取向,及二零零零年他將陳水扁推上壘後,並未需要陳水扁為他論功行賞,也未再爭取民進黨主席連任的的個人道德品格,他並不會成為“第三人”。陳文茜雖然很有吸票能力,當年在參選“立委”時不搞競選宣傳就居然能以高票當選,但她所在的選區是在知識分子成堆的台北市,她未必對台灣中南部的農民會有吸引力,而且既然許信良有參加初選,她也不願意與自己的摯友相爭。羅大佑、曹興誠應當都不會親自參選,只是會在外圍打打氣而已。宋楚瑜倒是“我心未死”,故他就並不忌諱自己作為一個參選過“總統”的人,卻連台北市長也去爭選一場。何況,他在選民中仍具有百分之五到十之間的實力,倘參選,必會搶走馬英九百分之三的選票。這也正是馬英九要與他會面商討國親合作的原因,就是要在施明德出手之前,拉回宋楚瑜。在沒有人之下,施明德就“勉為其難”必須自己參選了。這就可以理解,為何得到李登輝極力支持,並有心組織“第三勢力”的王文洋,卻是“榜上無名”了。因為施明德就是要製造“第三勢力”找不到人的“事實”,來把自己推銷出去。

  施明德的這一心底盤算,被媒體人看破了手腳。《聯合報》社論的重點是“國民黨前景堪慮”,《中國時報》社論則點出國民黨“執政危機”。而親綠媒體人金恆煒則以《施明德為“馬統”唱輓歌》為題指出,值得探究的是,施明德“不死”聲明,為何選在高雄市與台南市兩席補選之後?難道沒有玄機?其實正是看衰國民黨。所以施明德敢於挑戰馬英九,就是看到“總統”大選與“國會”改選藍營後勢不好,再不跳出,恐怕綠營全碗捧走。所有的跡象,指明“馬統”三年馬腳全露,施明德此時出手,形同為“馬統”預先唱起輓歌。 

  但是,施明德有一個重大的罩門,就是身體健康問題,未必能應付得了十分累人的選戰。另外,施明德的“我心未死”,就像他的“紅衫軍倒扁”那樣,可能又是一次“暗修棧道”,借助泛藍群眾來支持民進黨的運動。實際上,“倒扁”運動只是針對陳水扁一人,並不及於民進黨的錯誤政治立場。但由於有“倒扁”的旗號,故參加者多是挺藍的,人們是衝著“倒扁”的口號而來。直到“百萬圍城”之日,陣地轉移到台北火車站南側忠孝西路上,起先靜坐群眾仍然不減,其間甚至還與民進黨派來鬧場的人發生衝突。但後來一旦傳出運動主題增加“清算國民黨黨產”,“紅衫軍”群眾隨即快速散去,剩下不到二百人,零零散散。施明德今次出來,顯然又是要分薄馬英九的票,挽救民進黨的戲碼。

  應當說,台灣地區難以出現“第三勢力”。政壇老手李登輝幾次要發圍都無法成功,連王文洋的名字都不敢提的施明德,也只能註定是失敗者。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