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9日電/近日來各家民調的結果都顯示,馬英九與蔡英文的民調差距正在進一步拉大。其中,首次就二零一二年“總統”大選作民調的《今日新聞報》前日公佈的民調顯示,如果宋楚瑜連署並參選到底,馬英九的支持度為百分之三十三點四,蔡英文的支持度則為百分之二十七點九,馬英九領先蔡英文五點五個百分點;另外,有百分之十一點四支持宋楚瑜,未表態的受訪者則佔百分之二十七點四。
而已就二零一二年“總統”選舉做過多次民調的“TVBS”則指出,“馬吳配”與“英嘉配”對戰,以百分之四十八比百分之三十七領先十一個百分點。與上一次民調比較,馬英九上升百分之二,蔡英文則沒有改變,蘇嘉全對蔡英文的加分作用並不明顯。馬蔡民調差距拉大,是因為中間選民對蔡英文的支持度下滑四個百分點,馬英九則上升六個百分點。“TVBS”的民調又顯示,如果宋楚瑜加入選戰,馬英九有百分之四十二的支持率,蔡英文則有百分之三十四,宋楚瑜為百分之十四,有一成受訪者沒有決定。與上次調查比較,馬英九和蔡英文的支持率都上升兩個百分點,宋楚瑜則下跌三個百分點。
新華澳報今天刊登富權的文章指出,這些民調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在馬英九與蔡英文的民調拉大距離的同時,蔡英文和宋楚瑜的民調已從此前的最高點往下下滑。其中,蔡英文已從五月十九日最高點的百分之三十五,下滑至百分之二十七、八左右;宋楚瑜則從最高點的百分之十八,下滑至百分之十一點四。
按照過去經驗,倘蔡英文無法在政策議題上打出更好的牌,或宋楚瑜於明日公佈的副手人選未能予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兩人民調的下滑就將會成為慣勢,繼續下跌。而曾是親民黨戰將的國民黨籍“立委”邱毅所說的“若宋楚瑜支持度掉到百分之十以下就會被棄保,宋楚瑜遭棄保後的票源是變成廢票或是回流到馬英九,就看馬陣營怎麼操作”,就有可能會成為事實。
蔡英文民調下滑的原因看來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副手牌”打砸了,其二是蔡英文在“台灣共識”問題上故弄玄虛,刻意賣弄模糊戰術,讓人們很不耐煩。
蔡英文挑選副手的戰略意圖,當然是希望能夠為她起加分作用,尤其是能夠開拓中間選民票源。因此才會有最初拋棄原本最佳配搭的蘇嘉全,而改為到黨外求才並鎖定彭淮南。誰知彭淮南一再拒絕,讓蔡英文蹉跎了幾個月的時間。在多次碰壁下,只好回頭再找蘇嘉全,卻把原本的一出好戲給演砸了,使人看穿了自稱為很有領導能力的蔡英文,不過是如此而已,比她所批評的馬英九還要沒有魄力,還要優柔寡斷,還要缺乏行政執行力。
更令蔡英文難堪的是,她回頭再找蘇嘉全,是因為蘇嘉全在“五都”選舉中,差點就贏了胡志強,因而在“北藍南綠”難以撼動之下,把決戰點擺在了中台灣,希望能藉著“蘇嘉全經驗”,在中台灣取得勝利,從而蓋銷北台灣的失利。如果蔡英文在開始時就打“蘇嘉全牌”,可能還真的會起到“決戰中台灣”的作用。但在歹戲拖棚之下,人們已將蘇嘉全視為蔡英文的“最後一個人選”、“賣剩蔗”,當初所具有的爆發力已被蔡英文消耗掉了,導致“好牌”走向了其反面。
實際上,台灣媒體就指出,《今日新聞報》的民調在蔡英文宣佈蘇嘉全為副手搭檔後進行,對於“英嘉配”是否能夠爲選情加分提供初步的觀察,結果蔡英文似乎未能扭轉先前落後馬英九領先的幅度,而蘇嘉全被寄予厚望的“決戰中台灣”旗手角色,也在第一次的民調中,因為中彰投支持度的落後,表面上顯得黯然失色。
現在看來,當初嘲笑馬英九及早公佈副手人選是“沒有信心”的蔡英文,自認為聰明得計,遲遲宣佈副手人選,卻成了“聰明反被聰明誤”。
導致蔡英文民調下滑的另一個原因,是拒絕“九二共識”,推出“台灣共識”。尤其是她在美國故弄玄虛,胡謅甚麼要“為台灣共識立法”,這連“台獨”大佬姚嘉文也認為是《中國關係法》,黨內也有人認為這是《台灣前途決議文》的法制化,也有人認為她是要“公投制憲”。這使人想起了陳水扁在任八年的衝撞現行“憲法”,大搞“公投制憲”的那一套,當然是心生厭煩。誰還願意回到那八年全台灣對立情緒沸漲,民眾整日提心吊膽的日子去?
宋楚瑜的民調開始下滑,除了是開始有更多的人擔心會促成“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效果外,其“副手”也與蔡英文一樣難產,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傳出施明德與宋楚瑜兩人都不願作副手,及詹啟賢拒絕出任宋楚瑜副手之後。
親民黨聲稱宋楚瑜的副手人選有五個,有男有女;而從媒體爆出的人選有張昭雄、張曉風、詹啟賢、吳容明、王文洋等人。而這些人選,都不具“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當然,這些人選都只是媒體的捕風捉影之作,不一定就是宋楚瑜心中所想。但倘宋楚瑜在向“中選會”遞表登記作被連署人之時,所公佈的副手人選,只是為了適應《“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有關“總統”被連署人在登記時必須連同副手姓名一同的規定,而“為宣佈而宣佈”,而不是可以起互補加分作用的話,這個跌勢還將維持下去。
至於馬英九的民調,則是在上升之中。儘管升幅不大,但因蔡英文、宋楚瑜都在下滑,對比之下就顯得“升”了。馬英九民調上升的原因,主要是敢於堅持和維護“九二共識”,台灣人民經過半個世紀的台海緊張對峙後,難得感受到兩岸和解所獲得的舒緩,因而促發台灣民眾倍加珍惜這種兩岸和平共榮的景象。
但馬英九因為堅持“九二共識”,促進兩岸協商,從而帶動台灣經濟復甦的政績,與民調是極為不成正比的。這就折射了馬英九仍有努力的空間,應當將其政績尤其是兩岸關係政策說清楚講明白。
值得注意的是,馬英九的分身金溥聰在美國竟然說出一些很“傾中”的話,也沒有導致馬英九的民調下跌,這顯示兩岸和平已是大多數眾的追求,而不認同民進黨所謂“傾中賣台”的攻擊。或許,連馬英九自己也看到這一點,於是在蔡英文公佈《十年政綱》的“兩岸篇”,公然否定“九二共識”後,在颱風“南瑪都”襲台之時,冒著被批評“不救災、搞選舉”的風險,返回“總統府”召開緊急記者會,以其當年在“國統會”親自參與討論通過“一個中國涵義”的過程,駁斥蔡英文,這已證明馬英九其實是心中有數:反“獨”並不會流失選民的支持。
因此,馬英九有必要調整心態和改變策略,逐步推出較為進取的兩岸議題,可能會達到進一步擴大民調差距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