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亥革命百年回顧研討會在台“中央研究院”舉行。(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上午參與研討會的學者約100人,“中研院”原邀請大陸多位歷史學者參加,但大陸也在慶祝辛亥百年,都沒有如期出席。研討會由“中研院”院士張玉法擔任主講,“中研院”近代史所長黃克武、中央大學汪榮祖教授也參與研討。“國史館”長呂芳上、國民黨史館主任邵銘煌下午也將出席暢談辛亥革命的觀點。
馬英九致詞時,先強調他一定要出席這場研討會,因為辛亥革命的重要性必須要牢記。他表示,有時讀這段歷史,會驚嘆孫中山是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因為117年以前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時,沒人會想到18年後亞洲第一民主共和“國會”誕生;儘管辛亥革命那年,三二九之役失敗了,造成非常大的震撼,許多革命精英都犧牲,但孫中山仍不改其志,始終沒放棄革命可以成功的理念。
他指出,他現在做“中華民國”的“總統”,統治權只所及於台、澎、金、馬,都覺得困難,當時中國有4億5千萬人口,困難度更可想像,有些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但孫中山都會提出來,後來一步步也都實現,實在非常不容易。
他說,國家雖然遭遇北伐、抗戰、內戰剿共,但有了“憲法”,使得後來許多發展都能在憲政軌道上繼續運作,儘管行憲沒多久就通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政府在台實施戒嚴,民主自由的理念直到1987年後才落實,但孫中山許多理念在台灣都一步步實現了。
馬英九強調,今天紀念辛亥百年是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畢竟辛亥革命只是手段,目的是建立民國,只是過程,真正結果還是如何透過民國建立,實踐孫中山成立的理念及一路以來的理想。
馬英九透露,他每個禮拜都要讀一遍孫中山遺囑,大概全台灣他最熟了,他常想歷史很巧妙,孫中山創立興中會,18年後建民國,他最後遺言說要廢除不平等條約,也是在死後18年達到,18在台灣也很敏感,但有趣的是,歷史上許多事件證明事在人為,有志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