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關於以“一國兩制”模式促進兩岸統一的若干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2-02-16 16:09:20


 
  應該說,這幾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實踐,證明“和平發展學說”符合兩岸關係的實際狀況,不僅推動兩岸關係出現了大轉折、大突破、大發展,而且也獲得了多數台灣同胞的認同與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還迫使民進黨調整其僵化的“台獨”立場,不得不作出“即使重新執政也不會改變‘前朝’政策”的承諾,⑯並且開始嘗試轉移“統獨”議題,改打“貧富差距、執政能力、綠色環境”等公共政策議題。

  但毋庸置疑,由於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兩岸剛剛步上和平發展軌道,時間短成效有限,加之港澳的“一國兩制”模式尚處於磨合當中,故仍有相當部分的台灣民眾對大陸不信任,對大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動機持懷疑態度,擔心兩岸關係走得太近發展得太快,會落入大陸設計的“溫水煮青蛙”的“統戰陰謀”中。這種心態無疑給了“台獨”勢力進行政治操作的空間。目前,島內圍繞2012“二合一”選舉正在進行緊張的政治博弈,以馬英九為代表的藍營力量和以蔡英文為代表的綠營力量最終誰勝誰負尚難預料。

  島內政局發展的複雜性及不確定性,無疑是對大陸提出的“和平發展學說”的嚴峻考驗,也是對大陸應對島內政治變局能力的嚴峻考驗。筆者認為,不論未來台灣政局如何演變,大陸都應努力確保“以和平發展為主題”的方向不被改變,不能因前進道路上遭遇一時的阻力而懷疑這條路線的正確性。實踐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和平發展學說”符合兩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國際社會的期待,也是兩岸邁向和平統一的必由之路,因而不僅會得到大陸人民的支持和國際社會的肯定,也終將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台灣人民的理解和擁護。如果民進黨上台想走回頭路,不僅大陸人民不答應,相信台灣人民也不會答應,最終會落得失敗的下場。相信台灣人民經過正反兩方面實踐的洗禮,只會更加清醒明智,認清究竟何者對自己有利何者無利,從而更加堅定地走上兩岸和平發展的道路。

  (四)不斷探索和建構“一國兩制”的台灣模式,增強對台灣民眾的吸引力和說服力。

  由上所述可知,台灣民眾之所以不願接受“一國兩制”的統一方案,除了統一時機不成熟、“一國兩制”在台灣的語境中已被成見化、汙名化、情緒化外,也與港澳的“一國兩制”模式對台灣同胞缺少吸引力和說服力有關,或者說與兩岸之間存在著結構性的政治矛盾有關。顯然,要解決這些問題與矛盾,僅靠在港澳實施“一國兩制”成功是不夠的,指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入,台灣同胞自然而然接受“一國兩制”構想,恐怕也不現實。如何針對台灣的特殊情況,進一步豐富完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台灣模式的內涵,使之為台灣方面從政治精英到普羅大眾都樂於接受,是研究國家統一和兩岸關係問題的學者們應該思考的課題。

  總的來看,大陸提出的“一國兩制”方案講“兩制並存”的優點多,而對如何將兩岸整合成“一國”、整合成什麼樣的“一國”暨“一國”的具體形態講得較虛;而台灣對“一國兩制”方案顧慮最多的是“一國”而非“兩制”,即主要擔心“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會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吞併”和“矮化”。這幾年,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深入,已有很多兩岸與海內外學者就此問題進行深入思考。例如:大陸學者劉國深提出了“一中球體”理論;台灣學者張亞中提出了“一中兩國”、“一國三憲”的構想;大陸學者王貞威等提出可以借鑒“坦桑聯合體”統一模式;還有一些學者提出可以借鑒德國模式、歐盟模式,以及借鑒功能主義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循序漸進等。

  筆者認為,和平發展是和平統一的低級階段,不僅是為和平統一累積實力暨進行客觀條件的準備,也為後者進行思想、理論暨主觀上的準備,包括統一的具體模式、具體方式與路徑的探討等。因此,“和平發展學說”自然應成為和平統一理論的組成部分,應與“一國兩制”理論相銜接。換言之,凡適用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階段的一些基本原則與方法、路徑等,也應一體適用於以“一國兩制”方式實現統一。例如:“和平發展學說”主張“站在全民族發展的高度”,把“堅持大陸和台灣同屬於一個中國”作為重要基礎,把“為兩岸同胞謀福祉”作為根本歸宿,把“深化互利雙贏的交流合作”作為有效途徑,把“開展平等協商”作為必由之路,把“促進兩岸同胞團結奮鬥”作為強大動力,等等,這些無疑也應成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理論方針的組成部分暨應有之義。

  換言之,只要有利於振興中華,有利於和平統一,有利於團結兩岸同胞共同奮鬥,有利於達成兩岸互利雙贏,學者們的思想可以更解放一些,而不必拘泥於已有的說法,特別在“兩岸一國”模式的設計上,似不必拘泥於“中國有單一制的傳統”而簡單地排除複合制——事實上,“一國兩制”就是對中國政治傳統的創新,可以思考以單一制為主,兼具複合制的一些特點,或者將兩岸統一分成幾步走,先達成維持現狀若干年的中程協定,待時機成熟時再邁向統一,再或者先實行複合制再走向單一制。

  總之,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應搞好大陸自身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其次應同步追求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與國家的和平統一,為此,不僅應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澳門實施成功,同時也應探討究竟何種統一方式/模式最符合台海兩岸的實際,最能為台灣同胞所接受。在“一國兩制”構想提出30周年之際,這既是筆者的理性思考,也是筆者的感性期盼。

  ①台灣“行政院陸委會”:《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1994年7月。

  ②呂秀蓮在“世界和平、台灣發聲”活動上致辭,台《中國時報》2001年8月16日。

  ③陳水扁接見港澳台灣同鄉會時講話,台《中國時報》2005年4月29日。

  ④同②。

  ⑤陳水扁接受香港媒體專訪,《香港信報》2001年4月26、27日;陳水扁在民進黨中常會上的談話,台灣中央社2003年3月18日電;陳水扁接見港澳台灣同鄉會時的講話,《中國時報》2005年4月29日。

  ⑥李登輝堅定反對“失敗的一國兩制”,台灣《新新聞》週報2000年8月12日;陳水扁在台聯黨4周年黨慶致詞,《中國時報》2005年8月7日。

  ⑦同上。

  ⑧同②。

  ⑨馬英九出席陸委會20周年茶會致詞,台《聯合晚報》2011年1月28日。

  ⑩引自鳳凰網http://blog.ifeng.com/article/9413408.html。

  ⑪台《國家統一綱領》,台《中央日報》1991年3月4日。

  ⑫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1999年5月9日,http://www.future-china.org.tw/links/plcy/dpp/dpp19990509.htm。

  ⑬毛澤東:《矛盾論》,見《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第295-297頁。

  ⑭見中共十三大、十六大報告。

  ⑮見2003年以來胡錦濤、賈慶林等中共領導人關於兩岸關係問題發表的系列講話。

  ⑯蔡英文:若執政將延續既有政策謀求兩岸穩定,中新網2010年9月21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2年1月號,總第169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