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益世案對國民黨是重大打擊。 |
中評社台北7月25日電/林益世案讓馬政府民意滿意度陡降,台北市長郝龍斌公開宣示支持馬英九連任黨主席,被定義為“勤王部隊”;台中市長胡志強、新北市長朱立倫後續跟進。持平而論,“郝立強”不是勤王部隊,而是“勤黨部隊”;說他們是“勤黨部隊”也是小看了他們,關鍵在於國民黨此刻內亂,於國於民有害而無益。
中國時報社論說,胡、朱、郝是馬政府的地方諸侯,為國民黨政權守住一方江山。胡志強做為老大哥,當年和馬英九平起平坐;馬掌大權,他繼續為國民黨守住地方寸土,連任再連任,所為何來?為自己的權嗎?為自己的利嗎?對胡志強而言,國民黨執政的時候發配地方選市長,他沒有第二句話,開疆闢土總要有人,馬英九一句話,他再辛苦也要留在地方。
郝龍斌是後起之秀,與馬英九再有不同意見,他也勉力為之。馬郝無私誼,唯公而已。同樣的,朱立倫是國民黨頂尖的中生代,能當副院長就當副院長,要選舉就參選,所為何來?不是為馬,而是為黨、為國、為民。他們都相信一件事:讓我來,我會想盡辦法為民興利。
以公為本、以民為本,君子無私交,遑論私利。蔣經國的年代,還有催台青政策;李登輝執政的年代,台灣已經步入政治開放,一黨領政縱有優勢已無全面主導的可能。國民黨想要在選舉場域勝出,只能憑本事;國民黨交付任務,有成有敗,參選要有必贏的決心,還要有犧牲的準備;沒有人可以信賴黨主席一句話攻城掠地,他們都是馬英九的貴人,是馬英九鞏固政權的尖兵。
但是,凡尖兵俱無非唯唯諾諾之輩,他們都有想法;想法未盡與權力者相同,能盡言者盡言,能盡力者盡力;重點是權力者還願不願意聽他們盡言盡力的想法?胡志強說得好,“有異議就是反馬,這是什麼邏輯?”林益世案發生後,胡志強表示要檢討,但第一位發聲支持馬連任主席者亦是他。胡志強對媒體向來寬容,媒體說他開了第一槍,他寬容到說了一句感慨的話:“我也是國民黨員,若你們真要講是開第一槍,這一槍是開向我自己!”胡志強此言堪稱國民黨人對自己最嚴厲的言詞,為什麼還沒人聽懂?
蔣經國禮賢下士,為了脫黨參選而勝選的許信良,氣到不行。許勝選後,蔣經國前嫌盡釋,親訪桃園;第一次,許信良酒醉未醒沒見成,蔣經國不以為意;再訪而見。蔣經國如此對待異議者,就像他當“行政院長”,親訪前“立委”康寧祥多次,每回都是自己爬樓梯上老康的辦公室。請問,蔣經國之後的“行政院長”還有誰願意親自拜訪他們心目中的好“立委”?尊重“立法院”,施政才會順利;“閣揆”不可能拜訪每位“立委”,但是總有心儀的“國會”議員吧;“閣揆”不捧好“立委”的場,還能捧誰?
同樣的,馬英九是蔣經國的嫡系學生,馬英九任黨主席、“總統”以來,除了公開場合致詞或剪綵,有沒有與胡、郝、朱“親訪面談”?連胡、郝、朱都被冷落一旁,國民黨執政還要靠誰維繫?
林益世案對國民黨是重大打擊,這個打擊當然重傷馬英九;但是,一個自許要擦亮老字號招牌的國民黨誰不受傷?吳敦義是蔣經國時代催台青政策末期的後起之秀,從年輕開始對自己的政治使命就有特殊期許。當年的吳敦義想做的是大事而非大官,為了政治從選舉開始搏前途,以仕途實現自己的政治理念。但,再圓融只可以“和而不群”,很遺憾的,吳敦義捲入林益世案,從大樁腳收了錢到小姨子當帳房,鎮日澄清卻無法脫身;如果這就是台灣的政治文化,還有哪個人才願意獻身於政治?
郝胡朱挺馬信吳,當然是冒著巨大的風險。台灣的新聞,一直八卦取向;政治,幾乎無人可信。但是,政治不是殺人放火,而是管理眾人,救人濟世的志業。孫中山先生說:“要權要錢莫入此門。”林益世個案對國民黨是重大的教訓,國民黨必須告訴民眾,孫中山的訓示依舊可信。這是國民黨唯一的出路,也是台灣民主必須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