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江昌標 福建建甌 教師
馬英九以“奮起行動,扭轉未來”為題給2013年元旦祝詞。馬英九講話好多務實的話,但在兩岸關係上缺少突破性見解和行動,可以預見,2013年兩岸關係難有大的突破。
一、馬英九提出,持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全面擴大與深化兩岸交流,是一般性的作為,無實質性突破。馬英九盼望與“中國大陸新領導人習近平先生”,在鞏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全面擴大與深化兩岸交流。可是,馬英九在2012年選舉期間把簽訂兩岸和平發展協議增加了非常高的門檻,馬英九在拼2012連任過程中,對“兩岸和平協議”的問題還加了“三個前提”,即 “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甚至更提出“全民公投”。設置許多限制條件,使得馬英九第二任期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可能性變成很小,有人說基本上凍結了,讓兩岸和平發展的制度性安排無限期推後,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要持續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全面擴大與深化兩岸交流,就必須敢於面對兩岸主權、認同等敏感問題,必須勇於克服這些嚴重阻礙兩岸和平發展的攔路虎。但是,馬英九連政治對話都不敢提,更何況要面對簽訂兩岸和平發展協議等議題了。因此,馬英九只能是一般性的作為,無實質性的突破。
二、未來台灣要扮演東亞和平與促進繁榮的建設性角色,也是空談。馬英九指出,過去4年半來,事實證明改善兩岸關係與開拓國際空間可以相輔相成,未來台灣要繼續在東亞扮演和平與促進繁榮的建設性角色。
不錯,2008年以來,馬英九在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秉持“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精神,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循序漸進,務實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推動兩岸協商談判不斷取得進展,共簽下18個經濟協議。
同時,由於馬英九選擇“活路外交”與“正派外交”, 不採取“烽火外交”,大陸對此做出了善意回應,不再籠統地把台灣要求擴大國際活動空間與“台獨”劃等號,做出了“兩岸在涉外事務中避免不必要的內耗,有利於增進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使得台灣在2009年以中華台北的名義,以觀察員的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2010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下的“政府採購協定”。台灣與美國、日本、歐洲的關係也得到一定的發展,與23個邦交國關係也穩固。
未來四年,台灣希望擴大參與國際組織,包括氣候變遷、民航安全等聯合國專門機構的相關活動。能否達到拓展國際空間的目的呢?這要看馬英九如何處理好兩岸關係。
馬英九也認識到,只有搞好兩岸關係,才有台灣的國際空間的拓展。那就意味著馬英九要繼續做好改善兩岸關係,繼續強化兩岸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政治互信,堅決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絕對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才有機會讓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
然而,馬英九常常在面對具體問題時,常常被美日利用,不能夠堅持立場。如2012年在日本非法採購釣魚島事件,就不能夠與大陸一同保釣,在一些國家不斷侵占中國南海島礁,侵犯我國領土主權的時候,馬英九也未能夠明確和大陸共同保衛主權和領土的完整,保衛“祖產”。甚至不惜撤巨資向美國購買武器積極充當美國第一島鏈的看門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