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畢殿龍
16日下午,國民黨對王金平黨權假處分提出抗告。無論結果如何,以此為分水嶺,對王金平的支持都將逆勢下行。
剛開始,對王金平司法關說案受到的嚴厲處分,同情、支持者眾,是有多方面原因形成的。
其一,“馬英九沒有朋友,王金平沒有敵人”這樣的公眾印象,在第一時間發揮了很強從眾心理效應。認同馬英九的,沒有足夠的理由站出來維護他,受過王金平恩惠的、認可王金平的,以同情弱者的姿態出現,不管對錯,似乎都不會被過於詬病。
其二,資訊的含混,讓人誤以為馬英九選擇王金平嫁女兒期間,故意觸王金平的黴頭,過於寡恩薄情和殘忍。這個信息足以讓很多人暫時不管是非,加入到支持王金平的隊列。
其三,民意代表關說和司法個案關說混為一談。外界很多政治人物都有關說的經歷。害怕懲治王金平會影響到他們,尤其是一些地方民意代表,會對鄉親們的請托無法處理,影響地方服務。所以,認為馬英九對王金平的疑似關說嚴厲處分,是小題大做。
其四,綠營不反省、懲處王金平關說案的核心人物民進黨黨鞭柯建銘,反而借題發揮,將焦點轉移到馬王之爭、憲政之爭等。王金平在此事件上獲得的支持度,大部分應該拜民進黨媒體和政治人物不遺餘力的正面支持和對馬英九的凌厲攻擊所賜。
其五,媒體在選擇新聞點,選擇支持、同情較為人性化和溫和的王金平,開罵反正一直被罵,罵了也不會還口的馬英九比較安全。此時罵馬英九,還能借機還能紓解民眾對馬英九執政其他方面的不滿。這樣比追求事實更能夠贏得收視率和讀者。
其六,王金平第一波的攻勢策略應對得當,至少暫時保住了可以討價還價的最高資本。
其七,馬英九團隊處理王金平的確有可以更加改進的地方。比如多和其他大佬級政治人物溝通,做更多的準備等。
其八,更多的人持觀望態度,希望馬王之爭的事實進一步明朗化。
上述多種原因,導致了第一時間同情支持王金平的人空前之高。這已經是王金平在這些事件上所能獲得支持的最高峰。隨著事實的進一步呈現,媒體僅僅站在人緣圓融等同情角度來支持王金平顯然已不足夠。媒體關注的焦點按規律會發生一些轉移。
比如,媒體賴以攻擊馬英九殘忍選擇王金平國外嫁女兒時候對其動手,但王金平日前已經證實,馬英九的確不知情。而馬英九的對“民意代表可以接受合法關說和請托,但要遠離司法個案”的解釋,也讓很多有力的政治人物、民意代表無後顧之憂。
綠營對王金平的不遺餘力的支持正在發生反效果:綠營如此賣力所為何來?在同一問題上,國民黨和民進黨對待關說何以態度立場如此不同?
王金平在台北法院假處分,暫時保留黨員身份和立法院長身份成功。這種成功是一種雙刃劍。僅能夠暫時保全王金平的個人利益,而纏訟越久對國民黨的整體傷害越大。越來越多的藍營支持者會認識到這一點。王金平如果不能主動辭職,人們對其大局觀和企圖會有更多的聯想。對其形象勢必有更大傷害。
“關說案“是不是成立?這本就不是台北法院三個女法官能夠定的。各個政黨有各自的認證標準。黨紀自律高於法律的要求,本就是政治人物應該有的道德操守。即便特偵組取證監聽都違法違憲,但都和王金平關說的黨紀處理,根本是兩碼事。完全可以各訴各的,各自處理各自的。
國民黨內部及一些藍營支持者,對王金平表示支持和同情之後,肯定不希望王金平為了一己之私長期對抗國民黨。如果迫使他們在馬英九和王金平之間二選一的情況下,在馬英九無法替換的情勢下,即便認為王金平有些不值,相信會更多地支持馬英九。這才是王金平支持者逆勢下行的最主要力量。也是王金平退卻的越晚越被動的根本所在。
王金平的假處分黨務問題,如果後續不能智慧解決,會帶來至少兩個不好的示範:一個是,設若大咖級的政治人物,都如此巧言令色,自己對司法個案的關切發揮了實質 性的作用,卻又不被抓到把柄,司法無法懲處。畢竟關切有得可以報酬以金錢,有的則體現在人情存儲:你這樣幫我,將來有事的時候也這樣幫你---相信這樣 的”慰問“、”關切“的待遇,一般平民百姓是無法享受的。
另一個壞的示範是,一個政黨無法用高於法律的標準制訂和執行自己的黨紀,只要有錢,就可以進行如此的假處分。纏訟數年,空轉的不但是政務,也讓政客們訓練得更厚顏無恥。
物極必反、見好就收,知道什麼時候退場和怎麼退場,比知道怎麼進場更重要。最後妥協的只能是王金平,鄉願,不是馬英九的個性,而且此時明顯地無原則地妥協。馬英九則一蹶不振,任何事情都難以再有底氣。這也是王金平為什麼即便吃虧也必須成全馬英九的地方。今後,民調方面,因為對王金平支持會一直有綠營的加持,絕對數值也許會一直高過馬英九,但如果其一直在立法院有名無份地把持,絕對是下行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