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才能為實現兩岸國家認同奠定堅實基礎。 |
中評社╱題:兩岸國家認同的特色及其影響 作者:郭震遠(北京),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本刊學術顧問
兩岸國家認同,是兩岸實現和平統一的前提和基礎。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國家認同是特定區域內的特定人群,在特定歷史時期中,在共同命運的基礎上,形成的高端認同。兩岸國家認同是在兩岸幾百年的共同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又經歷了最近二十多年的衝擊,具有了鮮明的兩岸關係特色。認識和把握這些特色,將有效促進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強化,從而為實現兩岸國家認同,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奠定堅實基礎、創造必須前提。
國家認同是建立在共同命運基礎上的最高認同
近年來,在關於兩岸認同問題的大量探討中,多數人很強調兩岸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及它們的影響。他們實際上把兩岸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視為兩岸國家認同的決定性因素,進而是兩岸和平統一的決定性因素。但這種認識並不符合兩岸認同問題的現實。事實表明,兩岸是否存在共同命運,即兩岸是否構成鞏固的命運共同體,才是兩岸國家認同的決定性因素。
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台灣具有強烈的表現,可以說在台灣社會和民眾生活的每個角落,都滲透著濃鬱的中國傳統文化,以至於初次赴台的大陸人士會感嘆,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台灣比在大陸保存得還好。儘管一些極端的“台獨”分子宣稱,由於“多元文化融合”,形成了以“海洋文化”為主幹的“台灣文化”,完全不同於以“大陸文化”為主幹的“中國文化”,但他們的論述完全不符合台灣的現實,因此在島內基本上沒有甚麼影響。在強烈的中國文化認同氣氛中,台灣存在普遍的漢民族認同,甚至陳水扁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是“華人”。一些極端的“台獨”分子宣稱的,所謂“多民族融合形成的台灣民族”,則從未被台灣民眾認同。在台灣強烈存在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普遍存在的漢民族認同,清楚顯示了兩岸之間不可割裂的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但是,上一世紀90年代以來的台灣民調資料顯示,在二十多年中,民調對象中自認為是“台灣人”的人數明顯增多,而自認為“中國人”的人數則明顯減少;更重要的是自認為是“台灣人”的人數,已大為超過自認為是“中國人”的人數。以2013年台灣政治大學選舉中心的民調資料為例:自認為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的為57.5%;自認為是“中國人”的為3.6%;自認為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為36.1%。民調數據只有參考意義,但仍然可以看到台灣民眾對於“中國人”的認同,已明顯少於對只是“台灣人”認同的變化趨勢。顯然,在台灣一直保持濃烈的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影響,以及廣泛存在的漢民族認同的同時,台灣民眾對“中國人”的認同卻已減少到驚人程度,即兩岸的國家認同明顯減少。這一現象清楚表明,兩岸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並不是兩岸國家認同的決定性因素。
實際上,世界歷史上早已發生過文化認同、民族認同不能決定國家認同的事例。1776年的美國獨立和1822年的巴西獨立,就是十分典型的事例。獨立前的北美十三州和巴西,作為英國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都分別與英國和葡萄牙有著十分相近的文化,至今仍然如此;同時,美國和巴西的主體民族分別來自英國和葡萄牙。但是,美國和巴西最終都實現了獨立,對英國和葡萄牙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對此並沒有產生決定性的阻擋影響。做進一步的分析可知,在分別經歷了英國和葡萄牙近二百年的殖民統治後,北美十三州和巴西分別形成了各自的命運共同體,即各自內部緊密的政治、經濟共同利益,以及對此的強烈認同意識,並且與英國和葡萄牙的政治、經濟利益發生嚴重對抗,最終與之完全分離而獨立。顯然,形成了鞏固的,並且與英國和葡萄牙嚴重對抗的命運共同體,才是北美十三州和巴西爭取並實現獨立的決定性因素,而不是因為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出現了撕裂。
事實表明,作為一種政治、社會現象的認同問題,具有多層結構,包括文化認同、民族認同、政治認同,以及國家認同等等。其中,國家認同是位於最高端的認同,決定了國家的穩定或動蕩、統一或分裂;文化認同、民族認同,以及政治認同等,則分處於認同問題的不同層次。包括最高端的國家認同在內,各個層次的認同都既相互聯繫、相互影響,而又各自具有相對獨立的決定性影響因素。如前所述,各層次的認同對於國家認同都有不同重要程度的部分支撐作用,但都不是決定性因素,而只有是否具有鞏固的共同命運,才是國家認同的決定性因素。作為國家認同決定性因素的共同命運,首先是實際存在的,其基礎是特定區域的特定人群,在長期中形成的,緊密的共同政治、經濟利益;但同時,共同命運也是意識層面的,是特定區域中的特定人群,對於共同利益的認識的集中表現。顯然,時間因素對於共同命運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即共同利益,以及對此的認識,都是在足夠長時期中形成的。對於時間因素的影響,也可以從另一側面做出表述,即已形成的共同命運的破壞、消失,必然也需要經歷足夠長時間。實際上,新的命運共同體的形成,往往就孕育在已形成的共同命運體的破壞、消失之中,都是長時間的過程。所以,國家認同的形成或破壞,就是共同命運的形成或破壞,即共同利益及其意識的形成或破壞。這是具有普遍意義的結論,但在不同的國家、地區,其具體表現當然各有特色。
兩岸國家認同的特色
實現兩岸國家認同的前提是,認識和把握兩岸國家認同的兩岸關係特色,即認識和把握在兩岸關係的歷史和現實條件下,兩岸命運共同體形成和發展變化過程的特點、兩岸命運共同體面臨的主要挑戰和發展前景。1895年以來,大陸和台灣的關係,即兩岸關係,無論形式還是內涵,都表現出一系列特點,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兩岸關係的獨特性,是兩岸關係最基本、最重要的特色。這從根本上決定了,對於兩岸關係中的任何問題,特別是兩岸國家認同這樣重大的根本性問題,不僅需要重視它們具有的普遍性特點,更必須重視它們的特色。但在迄今為止的關於兩岸國家認同問題的探討中,對其兩岸特色的重視明顯不足,未來必須對之大力加強。
兩岸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這是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政治、經濟、文化、民族,以及地理等諸多因素共同影響而形成的。兩岸命運共同體具有明顯的相對穩定性,雖然兩度受到嚴重衝擊,但不僅都得以保持,而且都在經歷衝擊後得到進一步鞏固,並具有更豐富的內涵。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兩岸之間形成了緊密的、內涵豐富的共同利益,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形成和鞏固,奠定了堅實基礎。明朝末期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大陸沿海居民成規模地移居台灣,兩岸之間逐漸形成了密不可分的經濟關係。初期的兩岸經濟關係,主要表現為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但隨台灣經濟的發展,兩岸經濟關係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互補性,從而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共同經濟利益。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實現了台灣與大陸的統一,台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由此,以台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的方式,建立了兩岸緊密的政治關係,而1885年清朝在台灣設省,更強化了這一關係,從而形成了鞏固的兩岸共同的政治利益。在兩岸緊密的政治、經濟利益形成的基礎上,關於兩岸具有共同命運的強烈意識也已形成。清朝初年,大批大陸沿海居民移居台灣後,始終與移出地保持著密切而頻繁的聯繫,即使已在台灣居留幾代,甚至十幾代,與移出地仍然保持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幾百年來,台灣居民始終關注、參與大陸的科舉考試、賑災及其它公益事業,特別是積極支持、投入大陸的歷次重大政治事件,從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都有台灣人士的參加和犧牲。顯然,台灣人士從來就沒有自外於大陸,而大陸也從來沒有排斥台灣人士,充分顯示了對於兩岸具有共同命運的強烈認同。兩岸密切的共同利益和強烈的共同命運意識,形成並鞏固了兩岸命運共同體。必須看到的是,在近現代以來,兩岸命運共同體曾兩度被嚴重衝擊,都遭到了重大損害。但更須強調的是,不僅在受到嚴重衝擊時,兩岸命運共同體並沒有消失,而繼續存在;而且在衝擊結束後,兩岸命運共同體還得到新發展。1895年至1945年的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殘酷鎮壓台灣的抗日活動、貪婪掠奪台灣經濟,而且強力推行“皇民化”,企圖“同化”台灣。但是,五十年中台灣島內的抗日行動此起彼伏從未停止,而且台灣的精英人士始終把兩岸的命運緊緊連結在一起。台灣抗日先烈蔣渭水喊出“要救台灣,先救祖國”的口號,清楚表現了在更高層次上的對兩岸共同命運的認同。大陸的抗日戰爭爆發後,大批台灣精英人士赴大陸參加抗日,以實際行動展現了這一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