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浪嶼建築格局明顯特色:掩映叢中 |
中評社廈門9月26日電(記者 鄧冠英)鼓浪嶼與廈門島隔鷺江相望,原名圓沙洲、圓洲仔,據傳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衝擊,聲如擂鼓,而得此名。明末,民族英雄鄭成功曾屯兵於此,日光岩上尚存水操台、石寨門故址,列強入侵中國時,曾有13個國家在鼓浪嶼修建領事館,加之當時的富商華僑亦在此地建府定居,因而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
鼓浪嶼因其美其價值時而遭入侵,時而面臨戰鬥前線。氣候宜人,水深港闊且貿易經濟發達的廈門,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被定為通商口岸,1902年,中國政府被迫同日、美、德等簽訂了《廈門鼓浪嶼公共租界章程》,鼓浪嶼被列強正式明確為公共租界。臨近內地“黃金周”,鼓浪嶼上遊人如織,島上各色創意商品店以及閩台特色小吃店鋪迎來大批慷慨的客人,歷史上的各國領事館亦化身為各色商店與咖啡廳,以“使用權”詮釋了“主權”。
在周圍尚未有高樓建築時,在鼓浪嶼上便能望見海峽對岸的金門地區,而在二十世紀中後期, 居民們亦曾目睹過台灣“反攻大陸”的硝煙及解放軍炮擊金門的情形。一位鼓浪嶼“原住民”對遊客回憶這段往事,笑稱“一三五我們打過去,二四六他們打過來。”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後,鼓浪嶼迎來許多慕名而來的台灣遊客。在鼓浪嶼最高點,龍頭山頂峰日光岩,一位台灣遊客極目遠眺,忍不住喊出聲:“終於來到鼓浪嶼。”而在龍頭山下,年長的台灣遊客不斷詢問,以確定自己已來到鼓浪嶼最高點的面前,最後笑笑說:“就算已經爬不上,也算到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