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旦大學新聞學博士、世新大學傳管所兼任助理教授何溢誠。 |
中評社長春8月16日電(記者 楊犇堯)復旦大學新聞學博士世新大學傳管所兼任助理教授何溢誠在第十二屆在兩岸關係研討會上表示,要適度給予台灣參與國際民間組織的機會,但台灣要先自我定位,才能在兩關係找到方位,進而在國際空間獲得地位,三位一體,據以塑造兩岸同屬一中的國族認同,建設兩岸休戚與共、禍福相倚的命運同共體。
何溢誠認為,從族群接觸與社會認同理論來看,目前中國大陸對台的各項交流政策及工作,理應可以達到其預期目標,即藉由兩岸經貿、文教及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拉近兩岸民眾主觀情感,從相濡以沫,到休戚與共;但結果卻事與願違,從陸委會歷次的民調資料顯示,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的喜好感覺與程度,並未有太大改變,固定有六成以上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有負面觀感,且對於台灣主體性認同趨勢大幅攀升。
何溢誠說,由是觀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擴大與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全面普及包括三中一青等各層面接觸,看似對涵化政治認同未見外溢效果,反而因環境壓力、制度差異,形成打從心里認定的我群/他群分野,物質經濟的接觸,反倒造成理型政治的疏離。
何溢誠說,大陸與台灣皆具有各自的政治體制與社會規範,這七年來兩岸間業已確立制度化協商機制;然而,兩岸分立分治近七十年,彼此文化同源且多元,意識型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皆有不同維度的差距。是故,框架結構迥異,難以簡單獲致認同與集體認同,亦有識者提出,既然經濟與政治具有不可共量性,經濟互利無法企及政治互信的外溢效果,那麼兩岸應該勇往直前邁入深水區,直接政治處理,開啟政治對話,進行政治談判,此乃忽略在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產出和平紅利後,患寡更患不均的問題,如何雨露均沾,兼顧分配正義,讓兩岸人民有感,減少不公平的非議,顯然都是棘手的難題,然而治絲益棼、抽絲剝繭,非得耐心解決不可,就是不能快刀斬亂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