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視察台中發電廠。(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11月26日電(記者 倪鴻祥)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25日當面向馬英九提出企業投資面臨限電、環團抗爭兩大隱憂,馬英九稍後在視察台電公司台中發電廠時表示,他和張忠謀有同樣的憂慮。馬更嚴詞批評民進黨的再生能源主張不可行,強調不論誰當政都有這個問題,不能喊一些一廂情願、不切實際的口號,沒有電的時候哭都哭不出來。
馬英九24、25日邀請媒體主管到中台灣進行兩天一夜的節能減碳之旅,25日上午到台中台積電中科15廠參訪,張忠謀當面指企業投資的兩大隱憂,當時馬英九沒有立即回應,下午到台電公司台中發電廠聽完簡報,媒體詢問對於張忠謀隱憂的想法時作出回應。
馬英九表示,首先關於限電的問題,目前核一、核二、核三在運轉中,在世界的評比都不錯,國際原能委員會2012到2014年,有3年的評比在全球排第5名,但核一除役的時間在2018年,接下來是核二,核三除役是2024,假如都除役了,核四又封存又不啟動的話,那就沒有核能了。
接著他話鋒一轉,指現在民進黨建議由再生能源來取代,但目前經濟部擬訂的發展目標是到2030年約發電400億度,差不多是核一、二、三的總量,不過,政府估算到了2025年無法到此一數字,民進黨的500億度電怎麼來?再生能源產生的一度不等於像火力發電廠產生的一度,因為風力或太陽能發電的效能是14%到28%,而且一年當中並不是平均分配;張忠謀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的。
他指出,任何一個政治人物、任何政黨在提出這類主張的時候,一定要讓民眾、產業非常清楚的了解到底會不會缺電,如果沒有這個把握,或者沒有辦法提出任何有效的替代的辦法,恐怕就不能這樣主張,所以他和張忠謀也有同樣的憂慮。
他強調,在邁向非核家園之前,一定要有“沒有核電”的替代能源,否則就垮了,沒辦法撐下去了,台灣已是全球第19、20大的貿易國,做生意、生產不是只為台灣,而是世界供應鏈上不可或缺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的經濟成長有七成以上靠對外貿易,如果沒有這些廠商,沒有這些投資的話,要怎麼辦?不論誰當政都有這個問題,不能喊一些一廂情願、不切實際的口號。
馬英九表示,他不是要擁什麼反什麼,而是有沒有能力要告訴大家,如果沒有核電,要用什麼替代?沒有電的時候,哭都哭不出來,所以大家應該坦白拿出數據來,有什麼把握在未來做到不限電?台灣不像歐洲電網相連,可以向他國購電,台灣要向誰買?這也是為何日本核災後仍要恢復核電使用,因為不做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