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在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開講台灣的國際法定位。(中評社 倪鴻祥攝) |
外蒙、釣魚台列嶼、太平島與南海諸島算不算是“我國”的“固有疆域”?馬英九點到的陸生說沒看過“地圖”,馬立即要東吳校方贈一張“中華民國地圖”,台下笑成一團,輕鬆化解尷尬。
“中華民國首都”不在南京嗎?馬英九回答十分輕鬆,“憲法”未明訂首都,抗戰、內戰時期也曾遷到重慶、成都等地,因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就是“首都”所在。
其他問題,包括“馬關條約”算不算“不平等條約”?“開羅宣言”為何使用“stolen”(竊取)的字眼?有外國人認為,中國政府在台灣受降後只能“戰時佔領”或“軍事佔領”,不能從事主權行為,您認為呢?學生們都沒答案,馬英九舉出1945年12月25日直到1952年4月28日簽署中日和約“中華民國”的所有作為,強調不可能等到中日和約簽了之後才去處理主權行為。
聯合國2758號決議,究竟是讓“中華民國”失去會員身分,還是中國代表權?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新國家還是一個新政府?各有什麼證據?馬英九與陸生展開一段精彩論辯,陸生的觀念來自大陸堅持的“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概念,馬英九以中國人傳統“改姓”即非一家人的觀念作比喻,演繹出“一中各表”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