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文哲出席《破局:揭祕!蔣經國晚年權力佈局改變的內幕》新書發表會致詞。(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1月12日電(記者 倪鴻祥)1月13日是蔣經國逝世30周年,無黨籍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下午出席高雄應用科大前校長吳建國所撰寫的《破局:揭祕!蔣經國晚年權力佈局改變的內幕》新書發表會時表示,台灣民主路雖紛擾,但當年蔣經國順應潮流,所做的努力是有貢獻的;最近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在“立法院”完成三讀,或許是重新檢視歷史的一個契機。
《破局:揭祕!蔣經國晚年權力佈局改變的內幕》新書發表會下午在孫立人將軍官邸(今陸軍聯誼廳)舉行,除了馬英九與柯文哲外,包括新書作者吳建國,新書中提及1984年10月15日江南命案的相關人、前“國防部”軍事情報局長汪希苓及陳虎門,另外前“新聞局長”邵玉銘、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都出席。但馬英九與柯文哲並未同台。
柯文哲致詞時表示,有人欣賞蔣經國的操守、建設台灣的努力與魄力,稱讚他是民主舵手;但也有人批評他是獨裁統治者,整肅政敵、嚴重侵害人權。這是一位曾經在台灣政壇呼風喚雨近40年,現在卻擁有兩極評價的前台灣“總統”。
柯文哲說,即使是個獨裁統治者,為何在去世多年後,仍獲得不少人懷念?是我們對台灣過去的歷史認識不足?還是我們當前的政治出了什麼問題?這是一個值得反省的問題。每個人看法或許不一樣,但能誠實說出自己的想法,才有可能了解彼此、反省與改進。
他也認為,在今天這個場合,必須承認對蔣經國統治台灣的那段歷史,遺忘多於記憶、懷舊多於認識、忽視多於檢討。面對歷史,在對錯之間,如果能經由資訊公開、理性對話,重新面對走過的歷史,不好的地方就避免再犯,好的地方繼續發揚光大。
柯文哲說,蔣經國在生命晚期啟動民主改革、解除戒嚴,允許反對黨成立、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開啟兩岸交流、解除報禁,並公開宣示:“我在台灣住了將近40年,已經是台灣人了。”在民主路上儘管過程紛紛擾擾,但總是朝向正面前進,證明蔣經國當年順應潮流所做的努力是有貢獻的,而最近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在“立法院”完成三讀,或許是重新檢視歷史的一個契機。
柯文哲表示,台灣是個移民社會,無論先來或後到,這裡是共同生活的國度,也許有不同的過去,但現在生活在一起,“到底要不要走向共同的未來,是我們要思考的”;不一定要贊同對方的想法,但可以透過對話化解歧見,找出團結前進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