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劇場內貼滿《丁西林喜劇三則》話劇海報。(中評社 倪鴻祥攝) |
… 中評社台北4月18日電(記者 倪鴻祥)2018北京文化周今天下午在台北正式登場,希望以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為著眼點,通過富有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內涵的音樂、戲劇、書畫、非遺表演等交流形式,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意蘊,讓台灣同胞感受共同的歷史記憶,品味兩岸文化“同根同源”,體會珍惜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美好。
北京市自2011年起每年在台北市舉行北京周,安排北京市各項文化藝術人才到台北文化交流,“2018北京文化周”於4月16日在台灣的高雄、屏東、台北、台東等縣市拉開序幕,今天下午在台北西門紅樓劇場正式登場。
主辦單位為北京市文學與藝術聯合會(北京市文聯),協辦位包括市貿促會、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北京交響樂團、首都圖書館、市貿促會、北京工美集團、東城區等單位具體承辦。台北市文化局、文基會,台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台北市立圖書館,台灣高雄青溪總會及台灣相關高校等。
本屆北京文化周以“傳承·融合”為主題,重點展示北京文化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特色,體現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魅力,反映兩岸民眾同心同行的美好願景。
這次的活動以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為著眼點,通過富有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內涵的音樂、戲劇、書畫、非遺表演等交流形式,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意蘊,讓台灣同胞感受到共同的歷史記憶,品味到兩岸文化的“同根同源”,體會到共同珍惜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美好。以公共文化服務為著力點,通過在劇院、園區、學校、圖書館、博物館等場所舉辦各種貼近普通民眾的活動,不斷擴大台灣民眾在北京文化周系列活動中的參與和分享。以專業領域交流為切入點,積極推動京台文化業界的交流與合作。
在活動中,市文聯組織的以京津冀藝術家為團體的“傳承中華文化,傳播民族心聲”綜合文藝展演、京台書畫名家作品展、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研討會等,充分體現了京津冀優秀地域文化、民間文化元素和台灣區域文化的有機結合。通過豐富多樣的交流形式,向台灣民眾展示北京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
由北京交響樂團在台北中山音樂堂演出的傳統與現代融合之“難忘的旋律”交響音樂會,用當代最優秀的交響樂作品,展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演出曲目體現中外結合,突出民族特色,兩岸藝術家同台表演,用難忘的音樂旋律展現永遠割不斷的兩岸情緣。
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台北西門紅樓演出的話劇《丁西林喜劇三則》,選自中國現代戲劇史上第一位喜劇大師丁西林的三部喜劇短劇《一隻馬蜂》、《酒後》、《瞎了一隻眼》,本著尊重原著以及向傳統文化致敬的精神,以恬淡沖和、機智幽默的方式呈現了上世紀20年代人們的愛情觀及婚姻觀,在舞台上還原上世紀20年代人們的生活態勢,喚起兩岸民眾共同的歷史記憶。
由首都圖書館組織的 “閱讀北京”市民讀書和空間推廣活動受到台灣民眾的熱捧。“閱讀北京”圖書空間,先後在台灣台北市立圖書館、台灣東海大學圖書館、台灣正修科技大學圖書館合作建立展示視窗,所屬文獻向台灣讀者展示了北京傳統文化與當代城市風貌,受到台灣讀者的喜愛。在今年的北京文化周活動中,首圖團隊把北京讀者最喜愛的圖書,也帶到了台灣台東等地,與台灣廣大讀者共同分享讀書帶來的美好。
由北京麗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組織的青年藝術家,在台北書院舉辦“以曲會友、古韻傳情”古曲音樂會,通過對中華古曲的講解、演奏與演唱,再現古曲背後的經典故事,演唱風格古典、雅致、唯美,使觀眾直觀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傳統音樂的內在神韻。配合京台文化界茶話交流會、書畫名家藝術交流會,集樂韻與茶韻、音畫書畫、詩書國樂為一體,成為京台兩地的難得文化交融曲。
由東城區組織的“保護傳承中華瑰寶,展示北京名城歷史”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佛光山展演現場,北京市一級工藝美術大師王建的作品和他的故事得到台灣民眾的關注。他從事玉石雕刻30年,曾參與奧運微寶“中國印”、上海世博會微寶“和璽”等多項重點玉雕工程的製作,其中獻給祖國六十華誕之工藝美術“四大名旦”珍品(玉雕)珊瑚《九龍玉佛》的製作,獲得中國玉器“百花獎”特等金獎。被北京市政府授予“德藝雙馨”大師稱號。各位非遺傳人和非遺作品與現場的台灣觀眾體驗互動,也讓台灣民眾在體驗非遺之美的同時感悟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由市貿促會和北京工美集團組織的“闡釋中華文化精髓,促進兩岸融合發展”京台文創產業交流與京台文創設計洽談會,把京台文化交流與合作推向深入、落到實處。期間,北京工美集團、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北京政合文化發展公司、北京金潤銅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和企業,與台灣蘭桂坊、靜體天心視覺設計室、創夏設計有限公司等文化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為共同傳承、弘揚、分享中華優秀文化,達成了新的共識,探索了新的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