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交響樂團指揮譚利華(中)。(中評社 倪鴻祥攝) |
中評社台北4月20日電(記者 倪鴻祥)2018北京文化周19日晚上由北京交響樂團在台北市中山堂演出,近2千位民眾進場聆聽《炎黃風情》,2千個座位幾乎爆滿,動人的曲目讓台北人體驗了一場北京風的交響樂饗宴。
來頭不小的北京交響樂團成立於1977年10月,北京交響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譚利華帶領下,每年演出近100場音樂會,表演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包括德國、英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捷克、波蘭、克羅地亞、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亞、塞爾維亞、黑山、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並與柏林愛樂、倫敦愛樂、俄羅斯國家交響樂等世界一流著名樂團同台表演,也曾和世界一流指揮家合作演出,在交響樂界享有盛名。這次是第三次來台表演,許多愛好交響樂的民眾慕名前來,紛紛表示機會難得。
2018北京文化周從4月16日拉開序幕,在台灣進行一連串的文化交流活動,包括18日在台北西門紅樓上演“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小劇場話劇”《丁西林喜劇三則》,19日晚上在台北中山堂舉辦北京交響樂團交響音樂會,另外20至22日也將在高雄、台東等地舉行相聲等傳統藝術表演、書畫藝術交流座談與圖書展等活動。
北京交響樂團的演出雖然晚上7點半才開始,但許多民眾提前1小時就到中山堂外排隊等候進場,進場時大家井然有序,會場合計2056個座位,幾乎爆滿,表演時間一到,主辦單位未做提醒,民眾就自動將手機關成靜音,仔細聆聽,沈醉在悠揚的樂曲聲中。
作為中國首屈一指的交響樂團,不僅擔負著傳承古典音樂的歷史使命,更是北京市一張對外交流的重要名片。此次北京交響樂團已經是第三次來到美麗的寶島台灣,此次出訪,樂團精心策劃了一台不同音樂風格、不同演奏形式的音樂會曲目。
音樂會上半場,我們從祖國的西南邊陲——雲南出發,雲南與台灣非常相像,是少數民族較多的省份,少數民族能歌善舞,音樂元素豐富多彩。樂團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委約中國著名作曲家張千一為樂團創作了交響組曲《雲南隨想》,其中包括第一樂章:蝴蝶泉情歌、第二樂章:尼西的青稞架、第三樂章:六月中旬、第四樂章:佤山打歌。此次演出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其中的一、二樂章。蝴蝶泉是雲南白族男女互訴衷腸談情說愛的地方,在音樂中仿佛能夠看到白族男女青年在泉邊唱起悠揚的白族民歌。而青稞架則具有強烈的藏族音樂風格,藏族已彪悍的性格著稱,在音樂中國您將感受到藏族青年載歌載舞慶祝豐收的熱烈場面。與今天我們常常能接觸到的快餐音樂不同,所有這些音樂元素都與作者多次到雲南采風的經歷有關,表達了作者對雲南這片多彩的紅土高原此地、此景、此風、此情的感受。上半場值得一提的另一首作品是首都師範大學教授,中國著名作曲家楊青創作的《北京的訴說》,這部作品由北京交響樂團首演,京腔京韵中彰顯北京作為歷朝古都的神秘與博大。
下半場的德沃夏克《第八交響曲》,北京交響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譚利華介紹說:“北京交響樂團在國內是演奏德沃夏克作品時間最久、影響最為廣泛的交響樂團”。早在2003年,北京交響樂團就錄制過《第八交響曲》,十年後的2013年帶著德沃夏克的作品在德沃夏克的老家布拉格河畔德沃夏克音樂廳參加了德沃夏克音樂節,音樂會結束後,捷克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之孫德沃夏克三世和音樂節藝術總監馬里克·弗拉比克向譚利華頒發了“藝術家成就獎”證書,以表彰譚利華及北京交響樂團多年來不遺餘力地推廣德沃夏克音樂所做的貢獻。音樂是世界的語言,我們期待用演奏德沃夏克第八交響曲這樣的世界名曲,與台北的愛樂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