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CNN報道說美中貿易大戰,台灣獲利,因為美從台灣的進口量增加23%,但美中貿易大戰對台灣而言是“短多長空”,“短多”是台對美出口增加23%,“長空”是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損失愈來愈加重。
他向中評社分析,台灣現在約54%的出口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其中海外生產有95%以上是大陸生產,雖說台灣沒有就業機會,工資起不來,但可是如果大陸不好,台灣海外減少生產,會直接影響台灣的GDP。
他指出,10年前就認為台灣的經濟是悲觀的,至今仍這麼認為。海內外預測機構都預測世界各國GDP往下走,美國聯儲局也準備降息,只要美中貿易大戰持續10、20年,台灣沒改變與大陸產業鏈的關係,只要大陸受影響,台灣一定受重傷,因為台灣有40%的出口到大陸,最主要是半成品,所以用股票術語來講是“短多長空”。
他說,台灣想要“長多”的方法是高端產業回流或新南向;但只有傳統製造業回台,產業沒升級也沒用,因為台灣生產成本(“五缺”,即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問題,加上台灣多屬中小企業,沒足夠能力與知識(knowhow),沒正視危機,又一直追求成本降低(costdown),所以政府應協助產業升級轉型,但怎麼協助就有很多問題要討論。
朱浩民表示,另方面,產業聚落不是一兩天形成,也非短期可全部遷走,就算台商遷到東南亞,交通運輸成本、勞工素質等都是問題,所以遷廠不是台灣未來經濟發展長久之道,何況台灣有語言、文化的優勢,較能顧好大陸內需市場,但牽涉政治問題,就要考慮不要過度依賴,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台灣的政府協助產業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