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藍委馬文君盤點美友台法案 發現有這特色
http://www.CRNTT.com   2020-04-02 00:16:24


國民黨籍立委馬文君。(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南投4月2日電(記者 方敬為)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台海情勢也緊張升溫。“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中國國民黨籍“立委”馬文君向中評社表示,近日大陸軍機頻繁繞台,加上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莫健訪台的示警,在在顯示台海動盪的可能性提升,她認為,台海緊張,蔡政府過於親美的外交路線,要負很大責任。

  馬文君,1965年生,國民黨籍,曾任兩屆南投縣埔里鎮鎮長、南投縣第13屆縣議員、國民黨南投縣埔里鎮黨部主委,父親是前台灣省議員馬榮吉。2009年參與南投縣“立委”補選勝出,至今連任四屆“立法委員”,皆在“外交及國防委員會”。

  長期擔任“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馬文君對近期台海情勢緊張有感而發的表示,蔡政府的外交路線過於親美遠中,無法取得平衡,對內又操作反中甚至仇中意識形態,在外交政策失衡的情況下,又加劇兩岸對立,她之前常在“立法院”提醒民進黨政府,外交路線要審慎思考,傾向美國對台灣並非全然利大於弊,可能帶來的風險,民進黨都做好評估了嗎?

  談到民進黨執政下台灣外交路線的改變,馬文君說,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除了與美國聯繫友好,對中國大陸的關係也做到一定程度的維持互動,達到雙邊平衡,尤其以地緣政治學的角度來看,台灣比較適合以這樣的方式去發展、因應國際經貿情勢,尤其大陸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台灣沒有道理捨近求遠,更沒必要與之交惡。蔡政府當前的作法,是否對台灣有利,值得深思。

  “當然,假如蔡政府的親美,能夠對台灣的發展產生龐大實質效益,且可確保台灣的“國防”安全,我也樂觀其成,但實際上真的能夠如此嗎?”馬文君聳聳肩膀說,近年包括《台灣旅行法》、《台北法案》的通過,總成為民進黨政府拿來宣傳的台美邦誼政績,可是這些法案卻總是宣示意義大於實質效益。

  馬文君說,美國對台的友善法案當然是多多益善,但當實質效益不彰時,台灣並沒有在國際地位及經貿上獲得好處,她以《台灣旅行法》為例,該法案旨在促進台美之間的高層級交流,但台美高層級官員互訪過去受到《台灣關係法》的條件限制,台灣與美國屬於非正式關係,包括台灣“總統”、“副總統”、行政、外交、“國防部長”在內的5位高級官員,都不能夠到訪華盛頓,反過來,美國官方也是如此。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