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岱賢指出,ECFA只是規定降稅、減稅為0關稅的,根本沒規定檢驗、檢疫,所以與ECFA早收清單或是減稅、0關稅都無關,檢驗、檢疫的問題是規定在兩岸服貿協議、與“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另外還有兩岸各自的檢驗、檢疫規定。
鄧岱賢說,服貿協議有一些可以授權“中國檢驗有限公司”去做,但因為服貿協議擱在“立法院”沒過,所以現在該公司申請每一項檢驗、檢疫的工作,都要經過各主管機關的核可才能執行,該公司早已提申請,只是尚未核准。
鄧岱賢表示,大陸有遵守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內容,因為至少都有通報;而世界上所有進口國,都會嚴格要求進口食品的品質,因為這涉及進口國人民的食安與健康,例如日本的檢驗、檢疫特別嚴,台灣的農產水果不是那麼容易銷往日本。
鄧岱賢認為,如果民進黨政府想另立一個台灣檢驗、檢疫公司,只要能取得WTO、ISO等有公信力、有信譽的國際機構認可,讓大陸也能認可其檢驗、檢疫的標準與成果,當然也是可以。
鄧岱賢指出,以鳳梨為例,“農委會”有說明大陸早在2020年3月至5月大陸通知台灣鳳梨有問題,當時“農委會”確實也去調查,清查2020年總出口到大陸的鳳梨有6200批,檢驗後祗有13件不合格,合格率有99.79%,當時有一段時間後續出口沒再接獲不合格的通告,這表示民進黨政府會去清查、改善、加強管理措施,但2021年又再爆發問題,大陸才暫停進口,這表示台灣執行檢驗變鬆了。
鄧岱賢說,就算台灣自稱合格率很高,但大陸就是檢驗到不合格,這代表雙方檢驗標準需要共同認證,需要協商建立共同的機制,否則問題永遠無法解決。
鄧岱賢舉例,“農委會”說鳳梨只要經過“燻蒸”處理,即用化學藥劑“溴化甲烷(Methyl Bromide)” 燻2小時可以殺死介殼蟲,如果大陸也認可這方法,為何不在兩岸設一個“燻蒸”的單位或是設置機器、機構就可以處理了,因為台灣自大陸進口的菇類、中藥藥材也同樣有檢驗、檢疫的需求。
至於這次石斑魚出事的可能原因。
鄧岱賢表示,漁業署有調查,在大陸登記進口的台灣石斑魚殖場有3家,但出問題的是另外未登記的11家養殖場的石斑魚,到底這3家有牌的養殖場借牌?還是不知情?或者是經銷商臨時自行混充?還是自行換貨?目前正深入調查,這不是壞事,總要查出真的問題才能尋求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