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建揚。(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7月13日電(記者 鄭羿菲)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台日產經友好促進會會長葉建揚13日表示,後安倍時代的台日關係,靠民間的力量很重要,民主國家政黨都可能更迭,但政府政策取決於民意,若民間關係夠穩定,便可減少衝擊。
安倍晉三8日遇刺身亡,隨後在日本參議院選舉中,包含自民黨在內的四個支持“修憲”政黨共獲177席,超過“修憲”提案門檻的三分之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則承諾,將繼承安倍晉三遺志,包括“修憲”等。
台灣新政協會12日舉辦“後安倍時期的印太戰略與台日中三邊關係”座談會,由該協會執行長張宇韶主持,並邀請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趙天麟視訊連線參與、前“外交部長”陳唐山、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台日產經友好促進會會長葉建揚、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所助理教授徐浤馨等人與談。
徐浤馨說,後安倍時代的台日關係有兩點可觀察,包括一、持續提升交流層級的訪問,也就是類似賴清德所進行的弔唁外交。二、持續維持有溫度,且務實的民間外交,如台灣與日本自然災害都很多,彼此也會相互幫忙,或農漁產品遇到貿易問題,日本都即時幫助等。
葉建揚說,安倍晉三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威脅,其實是來自於經濟,日本對外貿易一向是強項,但在東南亞、美洲的貿易投資突然發現,包括4G、5G基地台、高速鐵路的建置,很多標案過去都是日本企業得標,但都得面對中國的低價競爭,中國不只是軍事武力擴張,也包含一帶一路帶來經濟的威脅。
葉建揚指出,後安倍時代的台日關係靠民間力量就變得很重要,為避免政黨更迭造成關係衝擊,民主國家的政策決定都是取決於民意,若民間關係夠穩定,便可以減少與避免政黨更迭造成的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