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五個葉爾欽”大會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6 08:58:17  


  中評社台北12月6日電/台灣原本是“三都十五縣”的規劃,只因劉兆玄一時怯於面對台南縣市拉白布條當面向他抗議,突然在到訪台南縣市前夕,就莫名其妙變成了“五都十七縣”。

  聯合報社論指出,原本“三都”的構想是,以大台北、大台中及大高雄作為三個“火車頭”,對內解決區域發展失衡的問題,並對外提高國際競爭力。此一規劃,主要的著眼是經濟取向;但是,改成“五都”後,卻陡然升高了政治效應,因而也可能傷害其經濟作用。茲略論之:

  一、政治人物攻取“中央”政權的梯子變短了。此次五都選舉顯示,首次參加民選的蔡英文,立即成為競選“總統”的熱門人選;過去表現一般的蘇嘉全,也在一夕之間被送作堆喊出“蔡蘇配”。可以預見,未來的五都選舉皆可能成為“‘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再者,非但梯子變短了,且也變擠了;以前只有北高二“直轄市長”站在梯子的最高點(馬英九、陳水扁、謝長廷皆曾任市長而成“總統”候選人),如今一下子五個人擠上了梯子終端距“總統”大位最近的階位上。這將使黨際的政權鬥爭及黨內的權力鬥爭,皆會變得更複雜及更激烈。

  二、“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更緊張。由於五都儼然成了“總統”大位的跳板,及黨際鬥爭的主要槓桿;市長勢必力求表現,卻可能因此加劇地方與“中央”的角力。再者,在較極端的情勢中,可能出現“中央”執政黨與五都中多數“直轄市”的執政黨分屬不同政黨的情況;例如,倘若這次五都選舉,民進黨五都全贏,或贏了三、四都,即可治理五至六成總人口;那麼整個台灣即可能成為一個“分裂分治”的“國家”,不堪設想。

  三、藍綠版圖更趨僵固。台灣是一個藍綠撕裂的社會,“直轄市”放大了選區,已使藍綠輪替執政的機率降低,成了“藍者恆藍/綠者恆綠”的僵固情勢。以此次選後的情勢看,國民黨在南二都已崩盤,而民進黨在北二都亦出現難以突破的瓶頸。政治板塊如果就此固結化,甚至可能對“國家”認同及社會整合發生不利的影響。

  四、非“直轄市”的“十七縣市”將加重“相對被剝奪感”。其實,凍省後,所有的縣市皆是“直轄市”;倘依原本“三都十五縣”的規劃,台南縣市可能合併成一個“大縣”,而非升格為“直轄市”;而“三都”的三個“領頭羊”,可以帶動周邊縣市的發展,其經濟取向或許可大於政治效應。如今出現“五都”的局面,非但未必能成為“火車頭”,反而像是一個電梯裡擠進太多的大胖子,使“十七縣”的應有空間更受排擠。

  五、財政大餅更不夠吃了。以現狀來說,五都之中除台北市的自有財源可達歲出半數以上,其他四都的財政皆相當匱乏,都須向“中央”伸手(台中市原可自足歲出半數以上,但台中縣併入後恐更不足)。如今,“中央政府”財政吃緊惡化,而五都搶食大餅的力道陡升;且那種力道是透過政治角力達成,而未必符合最大的經濟及社會效益原則,勢將使“國家”資源的分配更形扭曲。

  總之,原本“三都”的規劃,是著眼於經濟整合;但“五都”的趨勢卻是助長了政治角力。五都佔全台六成人口,且皆是藍綠分明的政爭熱區;這“五個葉爾欽”將對台灣政經局勢帶來何種衝擊,實在值得加倍關注。事已至此,總的對策仍應當是:必須提升五都對內的經濟整合力及對外的國際競爭力,並全力設法減低其在政治上的撕裂效應。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