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幸媛會晤陳雲林。(中評社 鄒麗泳攝) |
賴幸媛認為,兩岸關係的開展就如同人與人的交往一樣,交往愈多,了解愈深,不僅會看到彼此的相同,也必須共同面對既存的差異。因為這些差異,有些民眾對兩岸關係的向前推展難免感到猶豫或質疑。台灣社會各界的民調都顯示,一方面,兩岸制度化協商獲得台灣社會高度的支持,有近八成的民眾支持制度化協商,個別的兩岸協議也都有近六成到超過八成的支持度;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的推動也存在相當的疑慮。對於這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我們不須迴避,也無法迴避。
她表示,但是,我們也必須理解,台灣人民與大陸人民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未必會有完全相同的期待,但這有什麼關係呢?只要雙方願意彼此友善、理性對待,不怕面對差異,面對差異才能更好的找到共同努力的基礎,如此雙方就更能展現面對兩岸事務的能力與信心,朝向兩岸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目標前進,未來不管出現什麼波折或艱難,在共同的努力下,都會被克服。兩岸人民也會覺得兩岸交流與協商無損於彼此的主體性與尊嚴,對兩岸未來的永久和平充滿信心。
賴幸媛談話時,陳雲林不時低著頭、拿起筆做筆記,很認真聽。
另外,賴幸媛也提到,明年初“陸委會”與海基會成立屆滿20週年,回顧20年來台海情勢的演變,是一段充滿挑戰、變動的年代,始終是國際社會注目的焦點。兩岸從過去的緊張對峙、相互猜疑,甚至兵戎一觸即發的危局。今天,大家坐在一起協商、簽署協議,這樣的成就,相較於最近紛紛擾擾的東北亞局勢,是個彌足珍貴的典範,國際社會也給予高度的肯定。她認為,兩岸制度化協商這個機制愈來愈成熟、穩健,讓兩岸良性互動的發展,更加往前邁進;兩岸正在共同創造歷史,這個過程艱辛,但成果可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