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2月30日電/中國時報30日發表社論說,歷史的進展常常出人意料,當年讓民進黨人士看好的宇昌案,成為這次“總統”大選的包袱;相對的,當年因為金馬“立委”積極鼓吹,民進黨才勉強推動的小三通,竟成了蔡英文寥寥可數的兩岸政績;在頌揚小三通的同時,民進黨也許刻意遺忘他們當初如何詆毀大三通的,但選民卻不可能忘記,民進黨一路走來,在兩岸政策上左支右絀、無法擺脫意識形態包袱的窘境。
社論說,在大選前二十天,蔡英文專程跑到金門發表談話,自述當年擔任“陸委會主委”時、推動小三通過程的艱辛,還不惜講上“小三通,通三小”這樣的粗話,此言聽在當年和民進黨討價還價的金馬“立委”耳里,即使不算是搶功,心中可能很不是滋味。
推動小三通所需要的法源依據《離島建設條例》,在民進黨上台前的二○○○年三月,由金馬“立委”及國民黨“立委”聯手表決通過;民進黨政府後來即使推動小三通,卻還是有諸多限制,只有經核准赴大陸投資台商、或福建籍榮民等,才能夠經“小三通”赴大陸地區;一直到馬政府上台的二○○○八年六月,推動擴大小三通方案,全面放寬台灣地區人民經“小三通”中轉大陸,進一步的兩岸交流才得以實現。
社論說,事實上,民進黨當初之所以願意推動小三通,正是因為不願推動兩岸直航,在民意的壓力下,不得不推出小三通作為替代品,有人形容這是用小三通杯葛大三通;因此,即使蔡英文自吹自擂的小三通,在民進黨執政時,還是劃地自限、以限制為出發點,而不是從人民的便利出發。
小三通如此,更別說民進黨對大三通的態度了。民進黨在二○○八年“總統”大選時,還直言兩岸直航會讓台灣產業空洞化,根據維基解密,馬政府正式開放三通直航後,蔡英文卻仍在二○○八年十二月十七日向美國在台協會(AIT)抱怨說,“直航將傷害台灣的企業與消費者,大量中國物品湧入,可能讓台灣許多企業倒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