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主席首場選舉政見發表會,29日下午在高雄登場,登台前5位候選人(由左至右)許信良、蘇煥智、蘇貞昌、蔡同榮、吳榮義同台合影。中央社 |
中評社台北4月30日電/五雄逐鹿的民進黨主席選舉,昨日在高雄舉辦首場辯論會,這是因應該黨五月權力改組所需的公開論辯,然而,除了對重返執政有志一同之外,政界關注的兩岸政策卻未見激烈交鋒,這場標榜“團結和諧”的民主盛會,能否促使民進黨迎向蛻變新局?
中國時報特稿指出,熟稔民進黨生態者多半明瞭,此次黨主席選情大抵呈現“一強四弱”的態勢,三場辯論會最終很可能行禮如儀,對選舉結果的實質影響有限。但即便如此,任何有志於爭取黨魁的黨內菁英,仍有必要藉由行之久矣的辯論機制,對外界負責任地闡述其政治理念、政策主張,尤其是要將民進黨帶向何方?
據此觀之,顯然昨日會師港都一役,五位候選人之間都還停留在“安內”階段,對黨務改造的策略著墨甚多,對黨與外在環境的互動論述較少。而缺乏務實具體“作法”,以兩岸議題為最。
比方說,許信良倡議民進黨應提出感動人心的社福政策、刺激內需經濟,維持他過去推動老農津貼的一貫風格,但這代表黨應該走向中間偏左路線嗎?老許沒有言明。同樣地,蘇貞昌點出“北藍南綠、“國會”無法過半、公職席次倒金字塔結構”的三大困境,但除了強調經營基層的重要之外,也沒有更出人意料的見解。
下屆民進黨主席的階段性任務在於贏得二○一四年七合一大選,以及解決黨重返執政的“最後一哩路”。唯有體認此前提,才能讓這場黨主席選舉回到基本面,而不是陷入“蔡英文影子”,或沈溺於四年後的執政想像。
這五個人須面對的核心問題是,黨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領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