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刻謝長廷選擇比較間接迂迴、比較不引起爭議的方式,說出“或許會訪中”的話,何嘗不是在點醒民進黨新領導人,莫讓兩岸走回頭路,成為2016的執政障礙。 |
中評社台北5月14日電(記者 鄒麗泳分析報道)代表民進黨參選2008的中常委謝長廷,屬於溫和務實派,2011年倡議“憲法共識”取代“九二共識”,以“憲法各表”做為民共兩黨、兩岸對話平台,當時被黨內各派系批得體無完膚,出師未捷身先死,只能鳴金收兵。
時移勢轉,大選證明蔡英文無法勝選主因就是兩岸,綠營終於幡然醒悟,既承認“中華民國”,多少也揚棄仇中情緒,進而回歸政治現實。此刻,終於是綠營討論“憲法共識”與“憲法各表”的時機。
經過半年的時間,謝長廷“憲法共識”與“憲法各表”的法理基礎與完整論述終於集結成《未來,不一樣的台灣》一書,並在北中南舉辦多場新書說明會與民眾、年輕人及學者對談,此刻的謝長廷沒有遭受來自黨內同志的嚴厲挑戰與攻擊,他反而變成民進黨的有遠見的先知者,先知者的孤獨前行終獲理解。
謝長廷不只重提“憲法共識”與“憲法各表”,日前還進一步拋出“為了下一代不排除願意訪問中國”,做為測試中國大陸是否想與民進黨交流的試金石。謝長廷選擇這個時機拋出如此話題,具有內外部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