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6月22日電/中廣新聞刊登文章說,蘇貞昌在經歷圍剿炮火之下當上民主進步黨主席。五月三十號他在宣示就任黨主席五分多鐘的演說一開始,先以台語向前代理主席陳菊和前黨主席蔡英文致意,感謝兩人為黨的付出。想當然,“人和”成為蘇貞昌要擺平或拉攏黨內各派系的重要工作。
接著,他提到馬英九第一任的任期在道歉聲中結束,第二任在抗議聲中開始,因此他當黨主席,要給民眾三大保證。這三項保證其實都沒有人會反對,任何一個候選人要是敢反對,或說自己不愛台灣,絕對無法當選,民眾近來對政府不滿的情緒,也不是因為這些原因。說穿了,蘇貞昌這些都是說給獨派或相對保守的支持者,用來安定人心,期待做足“人和”的功課。
日前公布的第一波黨務主管名單可以看到他向各方借將,和遵循派系勢力均衡的黨內傳統。儘管蘇貞昌在“總統”大選後參選黨主席和篤定當選的態勢鮮明,但是從選戰過程爭中明顯可見黨內有股不容小覷的“卡蘇”力量,只是沒有在黨主席爭霸戰中匯流、凝聚。
眾所周知蘇貞昌想當黨主席所為何來,但是在黨主席選戰中始終看不到他提出比“台灣共識”更充實的兩岸論述主張,更凸顯反蘇勢力的存在,他要如何趁著下一次的反蘇聲浪發酵前排除障礙,團結之路更顯得不好走。
另一方面,在民進黨地方黨務主管選舉中,競爭最激烈、最受矚目的雙北黨部主委,分別由謝長廷謝系的台北市議員莊瑞雄和蔡英文力挺的羅智政拿下,被外界解讀蘇貞昌贏了中央卻輸了地方。
蔡英文雖然在“總統”大選中落敗,卻在民間奠定實力。不論是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論述,還是要從兩年後的七合一地方選舉鞏固競逐“總統”大位,蘇貞昌不能忽視他和蔡英文與謝長廷兩人的心結,尤其蔡英文在“國會”的布局仍有可能牽制黨中央和蘇系的運作。
話說得好聽,卻像“台灣共識”一樣空洞。“電火球”必須先擺脫“衝衝衝”的外在形象,端出有說服力的政策扭轉選民對民進黨為反對而反對的印象,才有可能以社會聲望壓制派系角力,以柔克剛、超越過去的自己,走向二○一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