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陳一新:台灣不能永遠50%對抗50%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7 14:49:21  


  中評社台北9月17日電/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陳一新今天在旺報撰文說,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東北亞研究所主任、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卜睿哲13日在“國史館”演講時呼籲民進黨接受“中華民國”,認為台灣只有解決“國家認同”問題,才能面對未來更嚴峻的各項挑戰。從卜睿哲的談話可以看出,他是真正對台灣友善的美國人,擔心台灣若是無法在“國家認同”問題上自我解套,未來將愈來愈無法因應經貿自由化、兩岸談判逐漸進入深水區,以及周邊領土與領海爭議的挑戰。 

  民進黨須接受“中華民國” 

  文章認為,首先,他說部分台灣人對194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中期國民黨政府對自由民主的壓迫是不滿的,因此他們住在台灣卻不願認同“中華民國”。其次,他指出,由於很多民進黨人士堅持“台灣地位未定論”,認為台灣未在戰後歸還中國,也未清楚申明台灣主權歸屬為何;因此,他們壓根不願認同“中華民國”。第三,他說台灣有不少人不喜歡“中華民國”,寧可稱自己的“國家”為“台灣”,但因為實務上的政治理由,勉強接受“中華民國”,但告訴自己那只是權宜之計。 

  當然,民進黨對卜睿哲的觀點是有意見的。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表示,民進黨接受“中華民國”,但治權只在台澎金馬,包括投票、稅收;在對外關係上,“中華民國”代表台澎金馬與兩千三百萬人,而不是101年前的“中華民國”,這也是民進黨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所揭示的主張。他認為,“要把台灣逐漸形成的國家共識,推回到101年前的‘“中華民國”’,有點違背現實”。 

  第二,由於兩岸“互不隸屬”是民進黨存在的意義及核心價值,因此,民進黨不太可能支持卜睿哲的說法,否則正如前“立委”郭正亮所說,“就不是民進黨了!” 。 

  第三,民進黨未曾說出的一項顧慮則是,若是該黨完全承認或真心誠意接受“中華民國”,可能會造成該黨在選舉上的重挫。 

  誠然,政治現實與尋求勝選是政黨必需的考慮,也是無可迴避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民進黨不能接受“中華民國”,應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儘管民進黨1986年才成立,但該黨經過14年努力,竟然在2000年成為“中華民國”的執政黨,這當然是拜台灣1986年走向民主化之賜。“中華民國”民主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早期的軍政而訓政,循序漸進才走到憲政。因此,不論是將台灣1945年前後,或是將台灣1986年民主化前後,做為是否承認或接受“中華民國”的時間切割點,都有違歷史的規律。 

  第四,台灣不能永遠只有一半人支持“中華民國”,另一半人卻對“中華民國”抱持貳心。同樣地,台灣也不能有一半人懷疑另一半人是否真的對“中華民國”效忠。長期以往,台灣將在任何議題以藍綠定是非,以顏色區分是否愛台灣,對人與事永遠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只要民進黨一天不接受“中華民國”,民進黨就不可能成為“忠誠的反對黨”。 

  第五,一個國家的人民不能因為該國以前的缺點而否定該國的前半部,只承認該國的後半部。台灣人民不能因1945年以前的“中華民國”不夠光彩而不接受1945年以前“中華民國”,當然也不能因1986年台灣才走上民主化而不認同1986年以前的“中華民國”。 

  台灣整合才能對外談判 

  第六,卜睿哲呼籲民進黨接受“中華民國”的另一原因是兩岸對話已到了深水區,未來談判的難度將愈來愈高。因此,只要民進黨拒絕接受“中華民國”,台灣就不可能整合力量,成為政府與大陸談判的後盾。 

  第七,為了政治現實,民進黨曾提出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接受“中華民國”這個“國號”。同樣為了選票考量,曾批評“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的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也提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由此可見,為了政治現實或是勝選,民進黨從來就不是鐵板一塊。 

  最後,正如卜睿哲所言,台灣想在全球經濟供應鏈保持有利位置,就要對主要貿易夥伴採取更開放經濟政策。顯然,他所指的是台灣在今後經貿自由化的過程中,若是朝野政黨沒有在國家認同問題上形成共識,則什麼經貿問題都可能像美牛與萊克多巴銨一樣,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將延誤台灣貿易開放進展。 

  卜睿哲呼籲民進黨接受“中華民國”,固然不無為美國國家利益設想,但也是為台灣的整體與長期利益著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