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0月1日電/台灣工商時報報道,採訪江丙坤,發現他真的是喜歡同人談經濟、談產業,似乎已成為他生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長年關懷台商,他鼓勵台商在此刻要力謀轉型,尤其服務業將是一個很大的機會。而在兩岸產業合作上,他則看好雙方在旅遊、醫療、文創、農業、生物科技等領域的合作。
對於大陸台商在金融海嘯後所面臨的種種困難,江丙坤表示,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的過程中,企業需要不斷克服問題,就像人從小學、初高中,到大學不斷成長一樣,這是自然的定律。
他指出,今天大陸台商面臨的困難,就是20年前他們離開台灣時所面臨的同樣背景。那時台灣工資上漲、勞力短缺、台幣升值、環保生態等,都是面臨一樣的問題。“所以可見這個是定律,逃都逃不過”。 他指出,為因應危機,有些大陸台商“就地升級”,即在當地做出改變。
有些以加工外銷為主的台商則選擇易地生產,因此就出現了近年台商由南而北、由東而西,向內陸地區遷移設廠的情況。也有部分台商改做內銷,但做內銷需要通路與品牌,難度較大;另外,還有製造業轉做服務業的台商,這塊就有商機。
他說,現在台灣跟大陸在談服務貿易,就是希望大陸把過去沒有開放給外資的產業,能優先開放給台資。
像ECFA裡面的早收清單就有醫院,未來在大陸人均所得增加的過程中,醫院是最重要的。還有電影院,現在大陸注重休閒的人愈來愈多,因此希望電影院也可以放在服務貿易協議裡面,讓台商能夠參與。
江丙坤說:“台商要轉服務業,還是要做外商不能夠做的領域,我們希望把它放在服務貿易協議裡面,提供台商捷足先登的機會。”
至於台灣拚經濟方面,江丙坤認為政府目前推出的6大新興產業很切合實際,也有空間與大陸互補合作。他表示,以旅遊觀光來看,台灣得天獨厚,光是大陸的旅客就很多,但台灣如何提供好的品質與安全,同時簡化手續,需要政府來協助規畫。
至於生物科技,現在兩岸也開始合作開發新的藥品;“農業領域也是一個好項目”。江丙坤特別提到文創產業,並認為是一塊很有潛力的領域,年輕人也會思考在此領域去做創業。
他說:“兩岸文創占GDP總量的比率都還很低,台灣僅有4%,大陸這幾年積極推動直追,希望能夠拉升到5%,所以這部分兩岸可以多一點合作。” |